哲学中的矛盾是指什么(哲学中谁是森之妖精)
量变质变规律和质、量、度的定义
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和形式。
量变与质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构成了量变与质变的规律。
事物包括三个方面:质、量、度。
量变
数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能够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以及组成元素排列的变化。它是保持事物质量相对稳定的微小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它是由事物内部各矛盾方面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所造成的。这是一种随时都在发生的持续变化。因此,它具有客观的普遍性。
质变
品质是指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决定性。
与数量相反,质量是由事物内在的特殊矛盾决定的。
事物的质量和存在是直接相同的。某物之所以是某物,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品质。
事物的品质是人们通过其属性来表达和认识的。
同样的品质,在不同的条件下与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属性。
事物的品质不仅仅是事物各种属性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的有机统一体。
认识事物的本质是认知的基础。
质变是事物本质的根本变化。这是从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度
度是维持食品物质稳定性的数量限度,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数的两端称为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了程度的范围,这个东西就会转化为别的东西。
事物的数量和质量是统一的,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体现在程度上。这种团结体现在:
量变质变辩证方法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体量变过程中,存在阶段性和局部局部质变。在质变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旧质量的量的收缩和新质量的量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的质的基础上,事物开始新的量变。这种交替循环就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量变和质变的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跳跃性的统一。
1.事物存在的质量、数量和程度
质: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决定因素。理解质量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理解质量才能辨别事物)。
数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表示。认识事物的数量,就是认识的加深和精确。
度:质与量的统一是度。度是维持某事物稳定性的数量极限,即某事物的界限、大小和范围。其极限称为关节点。在连接点之外,事物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体。有了知识,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引,即适度的原则,防止“过度”或“不足”。
2、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数量变化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以及组成元素排列的变化。它是保持事物质量相对稳定的微小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本质的根本变化,是从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连续性的渐进过程和中断。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程度。超过程度的变化就是质的变化。
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在总体量变过程中,存在阶段性和局部局部质变;在质变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旧质量的量的收缩和新质量的量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的质的基础上,事物开始发生新的量变。这种交替循环就形成了事物量变和质变的规律性。量变和质变的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跳跃性的统一。
相关资讯
-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答题格式(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与表达方式)详细阅读
1、隐喻:是用一个具体的、肤浅的、熟悉的事物或情况来解释另一个抽象的、深刻的、不熟悉的事物或情况的修辞方法。隐喻分为三种形式:明喻、隐喻和转喻。明喻的形式可简写…
2024-09-15 02:43:42 103
-
初高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是什么(初高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有哪些)详细阅读
文章中运用修辞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清晰、生动。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转喻、反问句、假设问句等。修辞不仅是一门非常重…
2024-09-01 06:29:18 943
-
中考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中考阅读真题)详细阅读
请查看中考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叙述文、议论文、说明文)!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中考阅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记得检查一下!1.记叙文阅读…
2024-08-20 22:37:57 841
-
公考哲学知识总结(哲学考点归纳)详细阅读
哲学概述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本源何在,即第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哲学本体论问题。这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2024-08-16 04:54:11 748
-
两点论中的重点论(两点论重点论的含义)详细阅读
是否分析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是否分析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否在适当的层次上客观公正地总结问题、得出结论,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两点论…
2024-08-13 22:19:38 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