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妥协也是教育的艺术吗(妥协教育实施方案十篇)

妥协也是教育的艺术吗(妥协教育实施方案十篇)

家庭教育 2024-06-16 04:14:39 893 教育网

黄巧云,临渭区杜桥中学教师

教育的目的不是改变或重塑,而是唤醒。为了唤醒孩子,妥协是一门教育艺术。

妥协也是教育的艺术吗(妥协教育实施方案十篇)

妥协不是放弃,而是温柔地坚持。来自美国的JaneNelson《正面管教》这本书曾经很受欢迎。其中的要点之一就是“温和而坚定”。非暴力是教育者教育方法的妥协;非威权主义是教育者教育思想的妥协;非对抗性是教育者教育氛围的妥协。这种温和的教育态度与妥协是分不开的。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孩子们接受体验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大多数孩子都比较敏感和脆弱。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教育者不应该不耐烦、粗鲁、强硬、胁迫。当教育者始终以温柔的目光看待眼前的教育形势,内心坚定、一致时,受教育者感受到的不仅是力量,还有爱。因此,妥协绝不是字面意思上的无视,而是与时俱进,温和地坚持。

妥协不是屈服,而是以退为进的权宜之计。

为了保证理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共同的坚持。如果这个过程中出现分歧怎么办?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我该怎么办?如果一方不配合或者配合不好怎么办?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妥协。

因为教育者需要了解情况、分析现状、反思、沟通;受过教育的人也需要冷静,有机会审视自己、喘口气。所有这些都需要暂停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这种暂停需要教育者方面的妥协。看似是一种让步,实则是一种暂时的、理性的、权宜之计的以退为进的举措。

从理论上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平等的。然而,很多时候,这种平等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有学者曾说过:如果中国的教育能够给予孩子合理的尊重,就会在教育上省去很多麻烦。我认为妥协既不是独裁,也不是放纵,而是对孩子的尊重。

如今,受传统教育理念、原生家庭教育环境、传统面子工程的影响,尊重往往披着虚伪的面纱。从教育者的一味唠叨、说教,到严厉的侮辱、惩罚,都是当今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前者是教育者情感的宣泄;这是教育者愤怒和无能的表现。何谈教育效果?怎样谈灵魂的“觉醒”?如何谈“爱”的教育?因打扑克被母亲当众打耳光跳楼的14岁男孩,用一生维护了自己可怜的尊严;而母亲也因此后悔了一辈子。因此,当教育者能够放下权威时,才有可能拉近与受教育者的距离,了解受教育者的心声,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做出适度的妥协难道不是明智之举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健康成长问题层出不穷,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这迫使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思维和态度。在这种转变中,妥协成为一种教育艺术。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