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2020年兰州工业学院(2021兰州工业学院)

2020年兰州工业学院(2021兰州工业学院)

家庭教育 2024-05-08 14:19:12 718 教育网

学校简介

请向上滚动阅读

2020年兰州工业学院(2021兰州工业学院)

学校前身是1942年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创办的贝利技术学校。1958年改制为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1962年,煤炭、电力、轻工、重工、邮电5所中专学校合并。前身为甘肃工业学校,1974年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1989年改制为兰州工业专科学校。2012年,经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兰州工学院。78年来,学校因劳动而立、因劳动而兴、因劳动而自豪。逐步形成了以工作为先、突出应用、服务地方和行业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兰州七里河校区和兰州新区校区两个校区,占地1784.18亩,建筑面积82.4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89.95万册,电子图书73.29万册,图书总价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5590万元。

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763人,专任教师518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56人,硕士以上教师415人。教师中具有高职称和高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49.42%和80.12%。“专任教师135人,占26.06%,涌现出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创业导师、省级领军人才、省师德标兵等一批优秀人才。

学校突出内涵建设,办学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目前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0,473人。设有15个教学单位,3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5大学科门类。2012年以来,建立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25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56项,省级精品课程、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5门。

学校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等各类学科技能竞赛中,2012年以来,我校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181项,省级奖励703项。

学校立足学校定位,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校以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8万余人。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好”的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好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研究成果显着。获各类项目5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技项目49项。建有省部级科技平台11个,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98项,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77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原则,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与德国、乌克兰、瑞士、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在校学生出国交流和进修,加大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赴国外高校进修的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学科研人员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入“一带一路”大学战略联盟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大学联盟,积极深化与联盟大学的交流与合作。

多年来,学校秉承“开拓成才、启智求真”的校训,大力弘扬“坚韧、朴素无私、包容创新、和谐进取”的校风。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教育部、中央文明委、中央青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共青团中央、中共甘肃省委员会。2018年,首个省级文明校园成功创建。

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秉承“紧随行业、聚焦企业、以质量求生存”的原则,本着“转型促发展”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兰州,面向甘肃,辐射西部,服务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打造区域内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有重要影响的应用技术。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服务。

学院及专业设置

毕业生就业

学校贯彻“跟随行业、围绕企业、错位求生存、转型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服务教学中心,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着力建设“校校联动、党政共管、全面育人”。“职工参与、充分就业”的就业工作体系不断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经过几年努力,我校毕业生在“世界企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就业的比例由2017年的22.52%提高到2020年的48.83%。

01

就业率

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一览表

02

毕业生职业流向

2020年毕业生职业流动前五位行业分布

03

毕业生单位流向

2020届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类型为国有企业(68.41%)(含500强企业),私营企业/个人就业比例为25.10%;毕业生主要就业在规模300人以上(82.63%)的大中型用人单位。

2020年不同类型用人单位分布

04

毕业生地区流向

2020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05

校园招聘会

近三年来,每年举办近10场大型招聘会,包括:“甘肃省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企业精准招聘活动”、“第七届大中城市联合招聘专场招聘会”为大学毕业生”等;每年举办300余场单位专场招聘会,千余单位来校招聘,其中包括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电建等世界500强企业。

学生学科竞赛情况

向上滑动即可阅读

学校按照“德育为先、以人为本、产教融合、工匠精神”的办学理念,通过修改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设置课程、设置学分,改革教学方法。通过搭平台、设立基金、立项目、建团队、创课程、办竞赛,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链条,建设省级A级公共创新空间,构建创新创业信息服务体系。搭建平台,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学科技能竞赛。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国家创业计划项目,设置创新创业必修学分,引进优质创新创业线上开放课程,开发开设线下创新创业研讨会,将学科竞赛、国家创业计划“课程化”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等,推动师生建立学习共同体,构建专业一体化教育教学体系,形成“启蒙-实践-启蒙-领悟”层次递进、螺旋式上升的创新创业训练新模式”。

推动产教融合,培育资源共享链,成立兰州工程学院新道创新创业学院。通过与心岛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搭建了VBSE创业基础实训平台、VBSE综合实践教学平台、ARE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连接创新技术和方法,共同探索人才培养、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建立跨界导师团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创新创意设计,开展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实践。学校建有西风坊、起点工作室、丝路漆艺文创工作室等22个专业化集成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全面向学生开放,提供科创实训平台。

近三年来,学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导师库,现有校内创新创业导师74名,校外创新创业导师36名。1名导师入选国家创业导师库,3名导师获甘肃省创新创业名师称号。开设线下创新创业课程65门、线上创新创业课程50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慕课5门。拥有省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项,校级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6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137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34个。学校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教师科研项目、职业资格考试等活动。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等各类学科技能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81项,其中国家一等奖、二等奖29项。国家级奖项。获奖68项,三等奖70项,优秀奖14项,省级奖703项,获奖学生2600余人,申请国家授权专利99余项,大众创业项目7个获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科学技术部。

学校积极营造敢于创新、敢于创业、善于创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平均每年有2500名学生参与,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模式。学生创业意愿日益强烈,创业成功率不断提高。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中新社、中国教育报、甘肃电视台、兰州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多次报道。

2020年学科竞赛奖项

招生工作

2020年全国招生录取情况

2020年,学校计划招收普通本科生2633人,其中理工科考生2347人、文史类考生154人、艺术类考生132人。根据教育部和甘肃省招生的相关规定,我校负责甘肃省四类特色专业的招生工作,其中地方农村特色项目(D段)学生300人,农村特色项目(D类)学生110人。精准扶贫专项计划(E款)、革命助学生110人、老区专项计划(F款)90人、少数民族专项计划(G款)60人。甘肃省规划(K标段)招收理工科学生1505人、文史学生152人、艺术学生110人、中职学生40人。

2020年,甘肃省共招收学生2367人,占计划总数的89.90%。外省录取学生266人,占计划总数的10.10%,分布于河北省、安徽省、天津市、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江西省,不含天津市其中,山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我校正在招收第二批本科生。

近三年甘肃省生源情况统计

近年来,我校在甘肃省招生计划类型包括:第二批普通本科项目(K段)、地方农村专项项目(D段)、精准扶贫专项项目(E段)、革命老区(F段)、少数民族专项项目(G段)、第二批艺术类本科生(U段)、第二批其他本科生(三职生计划工业类、土木水利类),)以及专科到学士学位等

近三年甘肃省生源统计

2020年外省生源情况分析

2020年外省招生统计

2020年我校录取的10个省(市)录取分数线(升级线)均在省(市)批次控制线以上。河北省录取分数线高于省控线104分,陕西省录取分数线高于省控线。控制线分数为88分,河南省录取分数线比省控制线高106分。总体来说,学生来源较好。

详情请关注兰州工程学院招生就业官方微信查询(gh_0eeef26e6f1f),或登录兰州工程学院官网https://www.lzit.edu.cn、兰州工程学院招生就业信息网http://zjc.lzit。edu.cn/index.html

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0931-28855852863381

监督电话:0931-2861447

邮编:730050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坪东路1号

网址:http://www.lzit.edu.cn

邮箱:1291203329@qq.com来源|兰州工程学院

编辑|薛晓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向前

让更多人知道

别在青春路上迷失方向

点亮【看】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