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政策问答)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政策问答)

家庭教育 2024-05-31 18:22:34 328 教育网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要遵循职业教育特点和教师职业发展规律,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等措施,构建分类明确、名称统一、标准科学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创新评价机制,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信息。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意见》清除: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政策问答)

健全制度体系

建立中等职业学校统一教师职称制度,对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员进行分类评价;

两类教师均授予高级职称,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提供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

完善评价标准

把师德放在评价的首位,加强师德评价,对师德问题实行“一票否决”;

分类制定各类教师评价标准,充分体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特点,破除“四唯一”倾向,注重行业企业实践经验考察,突出教育评价教学绩效、实践教学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绩效、教学改革绩效;

进一步向优秀人才倾斜,制定完善相应的特殊评价条件。

创新评价机制

健全以同行专家评审为主的行业评审机制,加强评审委员会的组织管理,重点选拔高水平职业教育教学专家、一线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服务作为法官;

积极培育中等职业学校独立评价能力,科学界定和合理下放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价权限。

《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涉及教师切身利益。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稳步落实,妥善处理好新老人员交接和新旧政策衔接问题。统筹协调工作,认真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能司、教育部教师司有关负责人

就《意见》回答记者提问

跟随人社君一探究竟!

《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回答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职称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完善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做出了部署。

二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1986年,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文件,建立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对调动广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着等级设置不够合理、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岗位聘用不够规范等问题,亟需改革和完善。

三是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印发,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培养造就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迫切需要全面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更好地发挥职称评价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

《意见》起草出台的过程是怎样的?

回答

按照中央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2017年以来,我们广泛组织对东、中、西部省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进行调研,充分了解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指导意见》初稿。随后,通过召开专家座谈、实地调查、发文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各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行业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和当地意见,并通过互联网公开征求意见,并再次修改完善。2019年8月,完成两项审批程序后,《意见》正式下发。

《意见》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方面有哪些突破?

回答

在《意见》起草过程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意见》明确将职业高中教师职称统一并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系列。在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均设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职称类别,统一职称等级和名称,两类教师职称均设置到正高级,打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二是完善评价标准。《意见》强调坚持把师德放在评价的首位,充分体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特点,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注重实践教学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绩,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实绩,注重行业企业实践经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课题项目等倾向。国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价基本标准,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的具体条件。向少数特别优秀、具有特殊贡献的人才予以倾斜。

三是创新评价机制。《意见》吸收近年来各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经验,提出进一步完善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采取教学水平评价、面试答辩、专家评议、实践操作等多种评价方式,加大学校的评价权重,充分结合学校开展的日常考核评价结果。科学界定、合理下放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权限,对学校开展的自主评审,政府部门不再审批评审结果,改为事后备案管理。

四是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意见》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并按照有关规定将通过职称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加强聘后管理,实现人员能上能下。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以及岗位内部各等级的结构比例根据新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等级体系,按照国家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意见》贯彻落实有哪些要求?

回答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涉及广大中等职业教师的切身利益。改革工作内容复杂,社会高度关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将继续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做好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确保改革顺利顺利进行。进步。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主要负责职称政策制定;教育等行业部门及学校主要负责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协商,确保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二是周密部署,稳步实施。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妥善做好新老人员过渡和新旧政策衔接工作,积极应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三是强化监管,确保公正。各地要严格规范职称评聘程序,按照个人申报、考核推荐、专家评审、学校聘用的基本程序进行。要健全和完善评审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职称评审回避制度、公示公开制度、随机抽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复查、投诉机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和广大教师的监督作用,确保评审公正规范,评审过程公开透明。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意见全文

----------------------------------

编辑周曦

资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如果你觉得很棒

请继续关注并推荐“人社君”吧爱我请给我好看!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