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40天如何准备山西省考试(山西省考怎么准备)

40天如何准备山西省考试(山西省考怎么准备)

家庭教育 2024-05-04 11:29:24 730 教育网

不知道你是公考老手还是懵逼小白,如果是后者的话,四十天可能真有点紧张。但是无所谓,我会出手!申论87.5分,行测80.6分笔试第一上岸的学姐来拯救大家,三战上岸的我也算是“公考老油条”了,没点真本事也不敢在这里大胆发言。

此文剑走偏锋,如果你是老手,可以帮助你打破提分瓶颈,分数更上一层楼;如果你是新手,可以帮助你由浅及深,彻底扫清公考盲区,拿个“双70”也不是问题。

40天如何准备山西省考试(山西省考怎么准备)

接下来请大家擦亮眼睛,准备好板凳,学姐要讲课了!

备考第一步:考的好不如报的好,选岗很重要

首先:下载职位表根据想报考部门类型找到所属分类。

其次:根据专业、学历等要求一一挑选

了解职位表的构成。公考职位表前面几列是招录职位本身的性质,如部门名称、职位名称、部门代码、职位代码、机构性质、机构层级、职位属性、职位简介、考试类别、招录人数等;

以下栏目是对候选人的要求,如候选人的专业、学历、学位、政治面貌、基层工作经历、是否是“四项目人员”等,您可以列出自己的条件,入座,以方便以后筛选。这对于你选择一个合适的、好的职位,然后利用筛选功能来选择符合你条件的职位是非常有帮助的。

别忘记“备注”一栏要认真查看。职位选择出来后,大家还需要看的是“备注”栏。如有一职位仅限应届毕业生报考,如何不符合条件,咱们也要跳过哦。另外有的备注中会写“适合男性”报考,其实如果没有其他好的选择,女生报名也未尝不可。只要能考上,也可以去报考。

查看岗位历年入面分数线、竞争比。参考一下你的备选岗位的历年入面分数线、竞争比等。如果该岗位历年竞争较为激烈,、建议你不要报考,降低风险,选择其他的岗位。所以要多备选几个岗位,对照历年岗位情况,精准选择。

最后说一下如何进行岗位筛选:

1.先筛选出自己能够报考的岗位。符合报考条件越多,竞争力越小,上岸机会越大。比如说题主是应届毕业生,就要充分利用好应届毕业生身份优势。

2.另外报考时机很重要。一般报名都是网上报名,报考时间一般是一个星期,建议避开前两天报考,选择中间靠后的位置,观察下报名人数,但是不要在最后一天报考,避免资格审查不通过最后错失报考机会。

3.结合自身实际选岗。根据平时备考情况,理性选岗,通过平常备考对自己有个初步判断。

备考第二步:决定是否需要找帮手

所谓帮手,就是培训班。如果你能力强,有足够的实力应对考试,那么你就可以单打独斗。如果你的“战斗力”不好,又不知道如何招募帮手,那你不就等着被秒杀吗?

对于我这种已经考了两次还没有通过的人来说,自学无异于自杀,因为自己实在摸不透复习的秘诀,所以还不如老老实实选择签约上课并遵循老师的想法。课程如果你基础不错,之前也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并且成绩还不错,只是当时岗位过于卷,神仙打架导致最终没有上岸,现在只是等待一个机会,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复习就行,不报班也行。

我在课堂上参加了Flash技能的公开考试。个人感觉flash技能在快速提升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我跟着善能看了一周的基础部分后,剩下的时间就在讲考试的重点部分,比如线考中的语言理解。一开始我先讲了语言理解中的成语和词义,然后结合真题讲了语言理解的速杀法。听完之后练习了十几道题,题的正确率基本保证在70%左右。

还有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我在做实测逻辑判断部分的时候,这个模块的题有很多错误。在高级部分,老师专门给我讲解了我的薄弱环节。从直言命题、选言命题到反驳命题,我都一一给出了弱点。我在两三天内就把这个模块学完了。之后做这类题型基本全对,错的话顶多也是一两道题,效果明显整个过程我学着就很踏实,没啥可担心的。

备考第三步:科目复习

行测

行测有五个模块:常识、言语、推理、资料、数量。

常识模块:考的内容太过广泛,不建议复习,可考前学习一下常识预测题,经常会遇到一两道题目。

言语模块:言语模块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片段阅读和逻辑填空。其中片段阅读,本质考察的是对段落的理解,逻辑填空考察的是对词语的应用。

推理模块:推理模块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图推、定义、类比、逻辑。

图推:三十秒内看不出规律,基本上这道题凉凉。

定义:考察对于新定义特点的接受能力。

类比:相对简单,也是有真老虎的题型,比如常识性的类比。

逻辑:相对知识点较多,对于理科生来说相对有优势。

资料模块:知识点少,主要记住公式,熟练公式,快速寻找到要点。

数量模块:冲击75+必备模块,如果时间短可以着重只去找。

行测学习误区:

(1)花大量时间学习常识:常识是一门检验天地的学科。考前可以看看常识预测。你经常会遇到2-3个问题。这是模拟考试复习中性价比最高的科目。

(2)在数据、语言、推理都学透之前,速度还没有提高,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数量上:做数量模块的前提(除了一些数量很简单的省份),数据语言推理对于确保准确性和准确度非常重要。快速学习。

(三)没有为实测打好基础,在没有构建知识体系框架的情况下就开始大量写题,使自测不理想,影响自信心。

(4)过分倾向于套卷训练,不能对薄弱题型进行训练。

申论

申论有五个题型:归纳概括、对策建议、综合分析、贯彻执行、大作文。

我个人建议按照这五种类型来分类,因为比较简单粗暴。

归纳概括:顾名思义归纳概括不同的内容,这个内容有什么呢?我们常见的问题、原因、危害、对策、意义这种基本的。还有我们不常见的规划特点、可行性、土地流转过程、亮点等等。

对策建议:顾名思义主要写对策,既然有对策,那么往往会牵扯到问题层次。

综合分析:顾名思义综合着进行分析,里面包括不同的内容,比如问题、原因、对策、意义等等。

贯彻执行:贯彻执行又称公文写作。属于写作的一种。

申论学习误区:

1、做模拟题:申论题目很多,千万不要做模拟题,因为申论的重点就是精细化研究题目,结果精细化研究的都是非真题,那就得不偿失了。一般运营好“国考+联考+各省单独命题省份”这些真题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包括各个机构的讲课的申论老师,哪个敢说把近十年“国考+联考+各省单独命题省份”的申论真题都研究清楚了?

2、刷题不总结:申论题目首先在于精细,后面才在于多。会精细话的研究是前提,精细化研究真题主要是在题干破题材料找要点和逻辑作答这三个方面展开。

3、过度重视素材积累:市面上很多关于申论素材的积累,其实申论答案要点主要来源于材料,而并非积累。

临考前的小贴士

保持沉默,考试当天起床后就不要说话了,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要聊天,越沉静越好。当然,这种沉默不是让你的情绪有多down,而是为了考场上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去考场的路上,不要去拿各种机构派的小本本,它会打乱你的思路。看的人都是那些没好好准备公考的。对于认真备考的同学来说,自己的笔记都看不完了,还有时间来看来路不明的资料?

如果确实静不下心来,就回顾一下自己整理的笔记,比如图形推理的规律或者是资料分析自己踩过的坑。

上到考场你会神奇的发现,自己一点也不紧张

,就像每周的模拟考试一样,甚至可能比模拟考试还要简单。

以上是我在公考路上总结的独家秘诀。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亲爱的未来导演,别忘了给我点赞哦!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