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类学本科开班仪式(北京大学 人类学)
今年9月,北京大学正式设立人类学本科专业,开始人类学本科教育。此前,只有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山东大学开设了本科层次的人类学专业。
人类学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继社会学、社会工作之后的第三个本科专业。此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只招收人类学硕士和博士生。据朱晓阳教授介绍,北大第一批人类学本科生有9人。他们是北京大学十七、十八年级社会学系、元培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等院系的本科生。他们通过了审查材料和面试后,接下来将一起学习人类学三年。
9月7日至8日,北京大学人类学系在校园内举行开班仪式及一系列相关学术活动。
为什么人类学“是强国的科学”
7日下午,中山大学周大明教授和云南大学何明教授分别为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
周大明首先向人类学本科新生科普了人类学的学科特点、研究方法、人类学起源及知识主干。周大明提出“人类学是强国的科学”的论点:首先,只有强国才会有人类学这门学科,比如英、法、德、美等,而我国必须成为世界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发展人类学。
周大明认为,“强国”本身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存在状态,所以我们必须有优秀的社会人文研究来帮助国家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代人类学家不能再留在国内闭门进行学问了。因此,人类学毕业生不需要担心自己未来的职业,因为人类学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需求。
周大明指出,人类学是一门“强校”的学科。周大明做了统计。QS世界排名前300名的著名大学中,除了少数专门学校外,80%以上都开设人类学专业,其中就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像学院一样的著名工程学院。
何明的演讲还重点讨论了中国人类学家如何走向世界的话题。他以云南大学近年来的东南亚研究为例指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对东南亚民族和文化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放眼周边、跨界、并进入中心。
由于云南大学的地理位置,云南师生在边境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时,经常会遇到来自周边国家多种民族和文化的“文化冲击”。云南大学在跨境研究之初,主要研究从云南迁徙到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的少数民族,主题是少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从2012年开始,云南大学开始以东南亚国家为中心,讨论的问题更加多元化,比如社会结构、乡村政治等。
何明随后分享了他在东南亚研究中获得的一些启发,包括通过比较的角度从他人的角度理解中国。
9月7日晚,北京大学人类学学院还举办了由云南大学、北京大学师生拍摄的民族志影片展映暨欣赏活动。北京大学的朱晓阳、张帆,云南大学的陈学利、李卫华参加了映后讨论。
人类学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当代问题,还是应该继承和更新现有的传统知识?
8日上午,北京大学人类学专业人类学本科开学典礼正式举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飞舟、刘能,中国民族大学副校长马国庆分别致辞。人类学专业主任王明明介绍了北京大学人类学本科生培养情况。人类学本科班新生代表张振浩发言。
上午,三位兄弟院校的教授分别介绍了各自的人类学本科生培养理念和计划。其中,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人类学教授周永明谈到了美国人类学的发展,并以威斯康星大学为例介绍了美国大学人类学教育的三种常见类型。它们是:强制性的和种族多样性主题的。普通教育;本科教育学分要求低,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博士生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和严格的训练,培养中高级研究人员。
厦门大学张先清回顾了厦门大学人类学专业30年来的变化。目前,厦门大学人类学坚持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度和集体田野调查,利用人类学实验室推动人类学本科生的跨学科研究。周大明还介绍了中山大学人类学本科生培养的情况,强调对学生的实地考察。
上午的第二个活动由上海大学张江华教授反思人类学研究开始。张江华发现,现代西方人类学研究越来越倾向于专题研究。研究者首先对某个现代问题进行反思,然后选择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在这个过程中,场域本身似乎也成为了现代性的一个注脚。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本身并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其特征和内涵。相反,他们只选择观察和记录与自己研究相关的部分。结果是学者们各自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相互对话的空间逐渐消失。
张江华进一步问道,今天的人类学是否越来越对特定文化和族群的研究失去兴趣,是否还存在人类学的核心领域,以及今天的人类学教育是否应该更多地关注当代问题或现有的传统人类学知识继承和翻新。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丁宏谈到了经常被忽视的海外华人研究。目前关于海外华人的研究很多,但往往将海外华人与海外汉人等同起来。推动海外华人研究可以弥补海外汉族研究的单一视角,也可以补充费孝通教授的“多元一体”理论,促进与世界的联系。
王建民在中央民族大学演讲的题目是反思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局限性。王建民认为,我国人类学学科建设主要面临四大局限性。首先是学科划分和学科归属问题。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的学科划分长期以来十分混乱;二是主体地位和发展空间的局限性。学术机构发展带来的各种“山”、派别;王建民还指出,人类学也对自身学科的纯洁性充满焦虑,人类学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研究者在研究中如何处理理性与情感等等;最后,还有研究对象和任务的局限性。他认为人类学的发展必须进入“一带一路”和人类学命运共同体建设。
下午,由北京大学高兵中学主办的“中国人类学2.0基本论述”研讨会,多位人类学教授轮流点评。高秉忠希望讨论稿能够通过网络收集尽可能多的意见,形成共识。
附件:《关于中国人类学的基本陈述2.0(讨论稿)》郭金华、高秉忠起草
1.人类学是一门现代学科,通过参与观察、社区民族志和文化比较的田野工作,追求对个人、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全面理解。
人类学是全球社会形成过程的伴奏。它响应了这一进程的需要,提供了不同文化和多元文化相处的理念和思维方法,发挥了这一进程的推动者和反映者的历史作用。
人类学尊重个体生活和共同体文化的多样性,同时珍视社会统一的价值,保护人类共同体的观念,产生普遍的知识;它在个人与社会、不同社区之间搭建互动桥梁和沟通平台。增进平等、理解和尊重。
2、人类学产生于西方社会,人类学在非西方国家的兴起,创造了多元的世界人类学。中国人类学家百年的努力和贡献,使中国人类学成为世界人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人类学参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发展,有助于确立现代国家的文化主体性。现在越来越积极地在世界各地开展专业活动,谋求人类的共同福祉。
中国人类学从自身文化传统中获得灵感和滋养,吸收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各国人类学的学术成果。中国人类学是中华民族追求文化自觉的学术工具,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提供专业服务。
4.中国人类学致力于建设完整的人类学。在继承关注本土社会、民族地区的研究传统的同时,顺应新趋势,开展对移民社区、海外社会、网络世界的调查研究;它不仅注重社会文化人类学,鼓励各个分支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鼓励各个层面的融合和融合。
5.中国人类学的世界社会研究需要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兴起正在重塑以世界为对象的中国社会科学。共同体研究和人类学整体观念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使人类学成为新中国社会科学的独立学科。
六、中国人类学家作为学术共同体,在人才培养和学术实践中应遵守相应的学术规范:
1)尽可能多地学习研究对象的语言和文化;
2)尽可能与研究对象友好相处,并尽可能生活在他们中间;
3)尽可能在当地居住更长时间,至少从当地角度看是一个完整的周期;
4)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信息,并有义务在使用信息时避免断章取义,并对不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进行妥善处理。
七、中国人类学从业者应充分认识到对研究对象、相关团体和社会的责任,并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
1)尊重相关人员的文化、个性和隐私;
2)尊重相关方的知识产权;
3)不要以你工作的所谓积极价值为借口来伤害作为你研究对象的个人或社区;
4)不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或社会关系优势损害参与调查研究的个人或社区;
5)谨慎对待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物理数据;
6)不破坏同行后续调查研究的条件。
8.中国人类学承担国民教育的责任,积极参与现代国家公民常识的生产,为个体真诚地提供应对自然、社会和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和经验,并利用正规教育渠道将公民常识纳入教科书和课堂,利用博物馆、图书馆等大众媒体和公共资源传播公民知识。
相关资讯
-
家庭教育目前现象研究,家庭教育目前现象研究论文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目前现象研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目前现象研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家庭教…
2025-01-14 04:56:08 0
-
教育培训体系研究背景,教育培训体系研究背景怎么写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培训体系研究背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教育培训体系研究背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体系培…
2024-12-20 20:16:02 0
-
家庭教育课堂课题,家庭教育课堂课题研究报告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课堂课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课堂课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小学语文教研课…
2024-12-11 11:40:02 0
-
学前教育语言发展策略,学前教育语言发展策略研究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教育语言发展策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学前教育语言发展策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幼儿园…
2024-12-08 17:40:02 0
-
中外学前教育策略,中外学前教育策略研究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外学前教育策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外学前教育策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在学前教育策略…
2024-12-06 13:00:0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