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评估方案博客,家庭教育评估报告

家庭教育评估方案博客,家庭教育评估报告

家庭教育 2024-07-13 11:03:10 0 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评估方案博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评估方案博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记录孩子的点点滴滴应该怎么写?

1. 应该记录孩子的点点滴滴。
2. 因为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对于家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发现孩子的优点和潜力,也可以记录下孩子的成长足迹,留下美好的回忆。
3. 记录孩子的点点滴滴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可以记录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与他人的互动等等。
可以选择使用纸质日记本、电子相册、家庭博客等方式进行记录,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方式,例如可以让孩子自己画画、写字,或者拍照片、录制视频等。
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要坚持记录下来,并定期回顾和整理,以便于回忆和分享。

家庭教育评估方案博客,家庭教育评估报告

在父母眼里,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一不小心,宝贝就长大了

总想用相机留下孩子的成长

时刻其实最宝贵是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

都有父母的陪伴镜头下只有宝贝的模样从两个孩子哇哇落地第一张照片,记录他们两个最初的样子。

直到现在5年间记录着他们两个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在家拍极简风照片简单的白纱道具:

儿子上高一,家长如何问老师的情况?

儿子刚上高一,那么老师和家长互相也不是很了解。那么作为家长就可以先自报家门。在态度诚恳的询问老师,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并在言语中一定要真诚,让老师感受到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我让老师感受到家长会,对学校里的工作积极配合的。

1、对于有教养的家庭,家长应尽可能从老师那里沟通,知晓实情,然后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

2、对于溺爱型的家庭,交谈时,不应该只谈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更应该谈一谈孩子的学习以及各方面的缺点和劣势。家长应充分尊重老师的建议,即使老师只是谈孩子的缺点,也应该虚心接受,和老师共同出谋划策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3、对于家教宽松的家庭,家长应该增强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尤其是学习上。家长可以从老师那里了解更多孩子的情况,跟老师共同探索让孩子变得更好更强大的方法,共同努力。

另外,与老师沟通和交流不一定非要面对面,家长和老师都需要工作,平时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途径进行沟通。

家长在于老师沟通交流时,应注意几个方面:

1、克服互相埋怨情绪。在面对后进生的时候,教师与家长间易互相埋怨,一方怨老师不会教,一方怨家长不会养。这样,导致双方产生对立情绪。家长与老师交流时,要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2、避免伤害对方的信任与感情。班主任往往对喜欢的学生大力表扬,而对一些不称心的学生指责有加,在家长面前大力批评,好事没一份,坏事份份有。这样,导致家长感情受到了伤害,迁怒于孩子。但是,家长要知道,教师需要客观对待学生的错误才能让家长知道实情,因此双方应该相互信任,以商量的语气共商教育方法。

3、与老师交流时尽量相互尊重。双方都是孩子的长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旦出现任何不同意见,应该协商,而非吵架或者翻脸。

平日里,家长们忙于工作,除了家长会之外,恐怕没有太多的机会跟老师面对面的交流。大多数家长也都会局限于此,不再与老师做过多的沟通。事实上,除了面对面交流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方式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

(1)电话或短信。特点是方便、快捷。家长可以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给老师送去问候,同时询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既节省了去学校的时间成本,又不至于给老师带来过多的打扰。

(2)MSN、QQ等即时聊天工具。如果家长经常上网,则可以在家长会时要一下老师的网络即时联系方式,以便于平日的沟通交流。

(3)邮件。此类方式便于家长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富逻辑和条理性,也便于一些较复杂事情的叙述。邮件发出之后最好通过短信等方式提醒老师查收,以确保老师看到信件内容,并给予回复。

(4)博客。有的老师有沟通交流教学心得和学习方法的博客,家长们也可以通过博客留言的方式与老师沟通。此种沟通方式的特点是实效性差。高三的老师都比较忙碌,不一定会每天都打理博客,留言也未必会及时回复。此类沟通方式趋于单向沟通,即老师发布消息便于家长们“围观”,而对于家长们来说,想就一些重要事情与老师探讨并不建议用此种方式。

(5)便条。有的家长将想要对老师说的话附在了考生作业的后面,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就能看到。也有的家长写好便条后,让孩子带给老师,老师在便条上直接回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教育评估方案博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庭教育评估方案博客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