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中考考不过(中考过不了)

中考考不过(中考过不了)

家庭教育 2024-05-10 22:30:05 600 教育网

新华社记者葛令丹

现场,初中生们纷纷走过象征出发和成长的红色气球装饰的“成功之门”。“出发地点:南京科利华紫金分公司。出发时间:2022年3月10日。目的地:南京艺术学院附中。你向往的幸福生活:美食……”龙辰宇在微博上贴出了“心愿卡”“出发墙”开启。

中考考不过(中考过不了)

今年中考是“双减”后的第一场。面对可能出现的变化和突破,南京市宣武区教育局副局长张恒柱向同学们分享了一些期许:“从高考来看,中考只是一个过程。从更长远的生活中回到中考,中考只是一种经历,我们举办中考励志活动,就是用仪式感的方式为学子们写下记忆的注脚,让我们都记住努力的滋味,成长的经历。”

今年1月,省教育厅下发《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规范》号文,要求学校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各类考试,考试成绩不以任何方式排名或公布。在“双减”背景下,初中生和家长如何适应这样的变化?

“考生备考要注重科学、高效。”张恒柱认为。“一般来说,五月份的模拟考试会比较重要。”张恒柱建议,同学们要根据模拟考试情况查漏补缺,制定计划,向更适合的冲刺目标迈进。

科利华中学紫金分校副校长何欣也向全体三年级学生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感恩,表达对父母、亲人、老师、同学的期望和支持的感谢,并用感恩作为考试的复习。不竭的动力;二是保持信心,相信三年的学习和积累,相信老师的指导和关怀,相信家长的包容和陪伴,满怀必胜的信心走向中考。三是营造优美环境,保持学习环境干净、整洁、安静、有序,为彼此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氛围,为学弟学妹树立良好榜样。

“从国家推进中考命题改革的思路来看,要把‘双减’和期末评价有效结合起来,让知识落到实处,让更多的社会实践走进考试、走进课堂。”。张恒柱认为,“当简单的死记硬背、答题已经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时,当大家都看到考试评价改革的成果时,考生和家长就会全身心投入‘双减’,拥抱‘双减’,更大的热情。”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