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失败案例犯罪,家庭教育失败案例犯罪分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失败案例犯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失败案例犯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江苏一高三学生将陪读母亲杀害,警方已介入,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12月12日,江苏盐城。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学生、17岁的扬某,因不服管教与陪读的母亲发生了争吵,随后持刀连捅母亲三刀,导致其46岁的母亲徐某当场死亡。扬某在老师的劝说下投案自首。
这起案件中有几个关键词:高三学生、全职陪读、母亲性格内向。我以为,正是这一组词促成了这一人间悲剧!
①高三学生。扬某,17岁,青春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应该说,正处在发育、发展和变化的关键时期。最突出、最实质的变化是:自我意识完全独立,形成了真正的我。我的思维、我的观念、我的想法、我的习惯、我的圈子、我的空间等等。他们需要的是自由、宽松的环境,他们已经不情愿接受成人的控制了。
②全职陪读。说是全职陪读,其实,就是全程监控。我以为,陪读就是失误,就是越界管理。特别是一个喜欢唠叨的母亲,辞掉工作整天和孩子在一起,自身就有压力,孩子稍有不慎,她都会带着气大加训斥,长此以往,孩子能不吵不闹吗?家长要干家长的事,决不可越界管控。家长适时过问、督促,管好衣食和经济支持即可。
③母亲性格内向。这恐怕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因素。性格内向的母亲,很难做到和儿子开展心平气和的对等交流,总是扳着脸重复着几句训斥的话,青春期的儿子能接受吗?
无论如何,悲剧还是发生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弑父弑母的杀人案发生的极率是很小的,倒是我们的孩子出问题的事件时有发生。作为家长,面对犯错的孩子时,我们一定要清醒、理智、冷静,平心静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决不可恶语相向,更不可拳打脚踢。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切记、切记!
警方尚在调查中,具体细节尚不清楚。在激烈争吵并发生肢体冲突时,杨某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呢?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伤天害理,大逆不道!
娇生惯养,孩子不抗压。现在家庭孩子少,很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溺爱有加,对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总是想方设法满足,由着他们的性子来,惯出许多坏毛病,稍不如意就发脾气和父母顶嘴斗气,甚至走极端,以自杀相威胁,说不得更打不得。不少孩子喜攀比,花钱如水,父母打工挣钱养育他们,毫无感恩之心,心无愧疚,自认为理所应当。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不听话或干了坏事遭父母打骂,最多顶个嘴,还只能轻声嘟哝着,哪敢动手打父母,反了天了,沒见过。我们被父母责骂捶打几下后照样读书干活、吃饭睡觉,不祘个啥,更别说记仇了。在我们的心里,父母把我们养大不容易,不听话就该骂就该打。
顺其自然,让孩子健康成长。每个孩子的性格、禀赋和天分千差万别,家庭经济条件有好有差,一切顺其自然莫强求。不是个个都能上北大清华,不是人人都能出国留学,终究是少数。孩子努力了,父母尽力了,读本科读专科也好,有兴趣读职业学校也行啊。只要真正学到了知识,有某方面的专长爱好,就能找到与自已的能力相匹配的工作,一样能为国家作贡献和养家糊口。
李白、杜甫连进士都不是,不朽诗篇却留传千古。
当个大国工匠也能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风光无限。
父母不要把期望值订得太高,不要对孩子过度施压,过则会爆表。把孩子的精神弄崩溃了、身体弄坏了是极不合祘的。说一千道一万让孩子自然地快乐地健康地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痛定思痛,全社会当引以为戒。孩子弑母,无疑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我们的教育部门、学校也应该反思。读小学的孩子们背着大书包,治甸甸的,喊叫好重啊。有课外辅导书有多么作业,满满一书包。还有补课,本来一天学习下来已经很累了,还得去补课,究竟是为了孩子学习成绩更好还是老师为了捞外快呢?在课堂上就应该认真教学。
要给孩子释压,多给他们一些属于自己的空间,别让他们成不了材反倒伤痕累累,希望成泡影,变成悲剧。
最后要说的是,对杨某要严肃处理,影响极其恶劣,对弑母大罪不能宽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教育失败案例犯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庭教育失败案例犯罪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