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魏晋家庭教育的典型,魏晋家庭教育的典型人物

魏晋家庭教育的典型,魏晋家庭教育的典型人物

家庭教育 2024-07-20 22:18:50 0 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魏晋家庭教育的典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魏晋家庭教育的典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主张家庭教育的教育思想家?

颜之推,我国魏晋南北朝梁朝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其提出重要的家庭教育思想,著有《颜氏家训》一书,该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本家庭教科书,以讨论家庭教育为主。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重视儿童早教,强调道德教育,重视严慈结合等主张不仅在当时、对我国现在的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魏晋家庭教育的典型,魏晋家庭教育的典型人物

家丑不可外扬典故?

典故: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就出现了。当时的社会特别重视家庭血统、门第尊卑。官位和社会地位的高低都由此决定,所以,门阀观念相当浓厚。另一方面“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也越来越严苛。由于一些名门望族的男女,享受世袭,不愁衣食,不免温饱思淫逸,常有不婚而孕、叔嫂相好、翁媳私通等丑事发生。这些事一旦传扬出去,就会受到褫(chǐ剥夺)夺官职爵位、沦为平民的惩罚。所以,一些名门大家一旦出丑,便捂着盖着,并制订家规: 家中丑事不可向外张扬。

时间一长,这种家规不仅被上层社会普遍采纳,一些平民也学了去,于是形成俗语,流传至今。

历史典故

《五灯会元.玄门偃禅师法嗣》:“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不欲说以人。’曰:‘为什么却如此?’师曰:‘家丑不外扬。’”

家中的丑事不可对外人宣扬,以免丢人败兴。

《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欲要讼之于官,争奈家丑不可外扬,故尔中止。”

《古今杂剧》元.白朴《墙头马上》二:“家丑事不可外扬,兀那汉子,我将你拖到官中,不道的饶了你哩!”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家丑不可外扬,倘若传互外边,被人耻笑,事已至此,且再作区处。《醒世恒言.卷十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若还一打,邻里都要晓得了。”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宗王心里道:『是家丑不可外扬』,恐女儿许不得人家,只得含忍过了。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化城鉴如何是各尚家风?’曰:‘不欲说。‘曰:‘为甚如此?’曰:‘家丑不外扬。’”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家丑不可外扬,倘若传互外边,被人耻笑,事已至此,且再作区处。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有?

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比较少且没有专门的书籍论述,主要散见于一些士大夫的著作中,主要是强调对儿童要尽早教育。教育的内容也主要是言语、生活习惯、礼仪的教育。

古代比较有名的教育家,如朱熹,他十分注重学前教育,认为儿童在入学以前的教育主张“生子必择乳母”主张,“乳母之教,所系尤切”,认为必须选择品德良好的乳母,才有利于婴幼儿的保教。

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指出,对儿童应从婴稚时期起“便加教诲”,并强调父母对教年龄幼小的子女,不能无教而有爱。颜之推提出的家庭教育内容主要有言语教育、道德教育、励志教育、教育的原则是严慈相济。他还提出进行家庭教育要注意三个方面:以行为教,以学为教,以身为教。

为什么感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层大规模出现违反礼制人伦的事件?

推崇什么风俗,都是统治阶级的需要。战乱以后,人口剧减,当然要鼓励造人运动,不会提倡守节了。清平年代,人口繁茂,歌舞升平,就需要遵守礼制,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以维护社会稳定,国祚永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魏晋家庭教育的典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魏晋家庭教育的典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