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王立群讲家庭教育,王立群讲坛

王立群讲家庭教育,王立群讲坛

家庭教育 2024-07-13 13:08:09 0 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王立群讲家庭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王立群讲家庭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马未都说国宝#马老师最近在讲《国宝100》,你认为中国的哪件国宝最值得拿出来讲述?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在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出现过很多能够见证中国历史的物品,秦始皇陵中的铜车马,曾候墓出土的编钟,青铜时代的司母戊大方鼎,中山靖王墓的金缕玉衣,还有那越王勾践剑、铜制马踏飞燕等等等。

王立群讲家庭教育,王立群讲坛

它们都被称之为国宝,也都是历史爱好者所关注的,并且被写在教科书的,为我们了解历史,了解过去的自己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

马未都老师作为一名收藏专家,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收藏古代艺术品,并且始终致力于对文物的研究与解读,早年纵横听了关于马未都老师讲解关于“司马光砸的并非缸而是瓮”的事情很受启发,原来我们自以为很了解的历史,每天死记硬背的历史,实际上并非一定就是真实的历史,我们也并未真正的去了解历史。

正是基于“读真实的历史,明更多的道理”这个思想,史论纵横开始成为一名历史自媒体写手。

喜马拉雅FM让马未都老师讲解《国宝100》,精选全球博物馆里100件珍惜国宝进行讲解是一个很走心的节目,对于历史爱好者更能了解历史。

史论纵横在这里认为,中国最值得说的国宝就是中国的传国玺,中国古代虽然历史悠久,但是说到底还是一个封建政权,关于政权的争夺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而真正能够见证政权交迭的,应该还是这块传说中的传国玺。

传国玺是用历史上著名的宝物和氏璧镌刻而成,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成为中国历史正统皇帝的凭证,秦朝之后历代帝王都以得到传国玺来看待自己是不是顺应天意。

看了看题干,说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国宝,那可以甄选的范围就很大了。其实很多国内的国之重器我们耳熟能详,比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曾侯乙墓大编钟等等。然而,由于近代清朝软弱无能,我们有很多国之重宝被别人掠夺去,在国外博物馆,比如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等,珍藏的我国文物数以万计,很多国之重宝都在里面,我觉得特别应该说说的是一副字。

记得看马未都先生节目,他曾经笑谈文物界的鄙视链,杂项什么的算下乘了,马未都先生最精通瓷器也不是最高端的,最高端的是什么呢,书画、碑拓,其中书法比绘画又高一级。想一想也是,像杂项瓷器之类在古代都是匠人制作的,他们地位不高,而绘画书法作者却无一不是文人高官,特别是书法,很多书法大家都曾经当过一品以上的大员,比如诸遂良、蔡京、严嵩等等,这样书法的层次和地位能不高嘛。而在历届拍卖会中,书法作品的拍卖价格也是屡创新高,比如曾经名动一时的曾巩的《局事帖》,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还不是书法特别厉害的,一个《局事帖》拍卖到了2.07亿。还有就是黄庭坚的长卷《砥柱铭》,最后成交价4.37亿。黄庭坚是宋四家之一,苏黄米蔡说的就是他,曾巩一个短幅可以拍到两亿,黄庭坚一副长卷拍个四亿多不足为奇。

然而,黄庭坚还有一副更出名的作品,也是现在草书爱好者的必备习练作品,那就是《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以看看市面上各类不同版本的这幅作品感受一下:

这幅作品十分厉害,是古代最长卷的书法作品,是黄庭坚的草书代表作,长21.78米,宽34.3厘米,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宏伟巨作。这部作品如果拍卖,那价值又要几何,不回来过很可惜,现在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黄庭坚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这部作品又是他的代表作,可惜远在大洋彼岸,我们大多数国人难以一睹芳容。它是什么情况下创作的,又是如何流落到国外的,我们能否有机会把它请回来,关于它,有很多不明了的问题,希望马未都先生可以讲解一下。

毕竟,书法作品是文物里的最顶层,黄庭坚的这幅作品对我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它太出名了,市面上充满了它的临帖版本,陌生是因为我们一般人很难看到它的真迹,它在别人的博物馆里。我感觉这个确实值得好好说一说。

听闻马爷最近在喜马拉雅FM开讲《国宝100》,洗马君可高兴了,马爷要讲这么多的宝贝呢,而我认为这一件宝贝,也可以拿出来说说呢!

那就是目前在故宫博物馆陈放的《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是由宋代的王希孟所绘,长约12米,宽约0.5米,这幅画作给人第一映象就是长。

连绵不断的群山叠嶂与风光旖旎的河流作为这幅画的主要内容,因其其中的船舶、山石、树木栩栩如生,线条脉络又似神韵之感,色泽亮丽,完美体现出真实的山川景色,大自然的美丽尽现其中。

而这幅画作居然出自一位少年的手里,而且因为这幅画他名垂千古,可以说这幅画是他的巅峰。

依山临水,布置以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并穿插捕鱼、驶船、行路、赶脚、游玩等人物活动。

构图上充分运用“平远”、“高远”、“深远”的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崇山峻岭,岗阜幽壑,飞瀑激流,树丛竹林以及人类的创造:亭台水榭,寺观庄院,舟楫亭桥,村落水碾等等。


而且流传至今,已有着八九百年的历史,可以说非常悠久了,其独特的绘画手法也为这幅画锦上添花,作为出色的山水画,目前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只可惜他英年早逝,但是他这幅画流传至今,依然“风光不减”!

这幅画作完完全可以讲一下它的“故事”,或许你离马爷的《国宝100》只差一个@喜马拉雅 ,你又有什么宝贝,想说说呢?

关于国宝,如果不关注这个话题的人,还是很少知道我国出土过很多,在工艺上令人非常震惊的艺术品。有很多国宝现在看起来很好铸造,材料也不是非常特殊,但联想到当时的铸造水平,就会发觉这些艺术品被称为国宝一点也不为过。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原始玉雕中,时代比较早、工艺最有特色的,应该首推红山玉雕龙,又名蜷体玉龙,有着“中华第一龙”的美誉。它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是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距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现在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红山玉雕龙通体呈墨绿色,高26厘米,重1000克,也就是两斤,脊背有21厘米长鬃,鬃毛占了龙体的三分之一以上。龙首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平齐又微微上翘,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的背脊上有一个圆孔,如果用一根绳子穿过圆孔挂起来,则龙体的首尾会出于同一水平线。

红山玉雕龙出土于1971年8月,一个村民在锄地的时候发现的,起初这个文物就像天然的石头一样,几千年的历史让它的周深布满灰尘,村民以为只是个形状奇特的石头,于是带回去给年幼的弟弟当成玩具玩。

弟弟拿到后也没当回事,用一根绳子藏在上面,在地上拖着玩。就这样一周以后,这个村民惊奇的发现,原先灰蒙蒙的“玩具”被拖了几天,变成了通体墨绿色的宝物,形状像蛇,又有些像龙,而且在太阳下晒还能散发出碧绿色的光泽。

村民得知这可能是个文物后,把它上交给了翁牛特旗文化馆。起初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只是把它当成了一件普通的文物收了起来。直到1984年,牛河梁遗址被发现时,这个玉雕龙才又被人想起,经过鉴定,这是五千年前红山人精心制作的。
关于红山玉雕龙出土的意义,这进一步还原了当时人们所描述“龙”的面貌:无足、无爪、无角、无鳞、无鳍,却能凭借着自身的“法力”在天空翱翔。它代表着早期中国龙的形象,也是当下发现的最早的龙的实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王立群讲家庭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王立群讲家庭教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