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案例故事征文,家庭教育案例故事征文范文

家庭教育案例故事征文,家庭教育案例故事征文范文

家庭教育 2024-07-23 13:57:00 0 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案例故事征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案例故事征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学生送去辅导班辅导后,作文依旧没有好转,不知道怎么办了,求指导下可以吗?

孩子能写作文,要有三个积累,一是生活积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二是语言积累,解决写出来的问题;三是思想认识积累,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尤其是前两个,如果孩子没有,任凭找再高明的辅导老师也无济于事,除非半抄半模。所以,解放孩子,让孩子观察体验生活,让孩子多读书,让孩子勤写练笔,坚持下去,一年就能见效,然后再解决怎样写好,写精彩的问题。这是我的经验,没错的。

家庭教育案例故事征文,家庭教育案例故事征文范文

首先,这个问题道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家长们都认为我给孩子报辅导班了,孩子如果学习成绩没提高或者是写作水平没提高,那就是辅导班的事,就会在心里埋怨这辅导班上的有啥用,不管用啊,孩子一点进步都没有!家长有这样的心理可以理解,毕竟家长是有目的得并且是花了钱给孩子报班的,目的没达到心里当然就觉得钱是白花了,但是学习不是一方面的事,孩子不管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辅导班学习都需要家长和孩子的积极配合!

其次,对于孩子的写作能力的提升这一方面真的是最难辅导的,这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很难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要求孩子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好词好句,积累的同时能在写作时用到,哪怕在写作文时有一段能用上两三个好词和一两句好的句子,这就能让孩子体会到积累的好处!

再次,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孩子,让孩子平时学学写写日记也是不错的选择,日记能帮助孩子记住在平常生活中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也能帮助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总之,不管做啥事就得坚持,尤其是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坚持,加油吧!(对于写作技巧什么的,那是专业人士的解答,我这仅仅是个人见解,纯属个人想法!)

中小学辅导班,和类似于这性质的培训机构,我说个实例给你听,我边上就有这样的培训机构,共200多学生,你们想一下,就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要多少的教师,那会有这么多的好教师吗,何况现在禁止有教师资格证的去有偿补课。其实全部都说假冒伪劣的老师,这些老师几乎都说奔着钱来的。还有,你们算一下,一节课这培训机构的老板至少赚100元的介绍费,那一天几节课,就算200个学生好了,4*100*200#80000.一天起码净赚8万,就除了打理主管部门及消防部门及其它部门,就暑假算50天吧,将近净赚400万,这多么高的利润。你们想想。

提升小学生作文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送去辅导班想作文速成,这不仅不符合作文提高的规律,反而会打击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从此害怕作文。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呢?我觉得首要在于培养小学生的记事意识和记事习惯,所以家长只要给孩子准备一个精致的本子,一支笔,从学会记简单的事情做起,慢慢积累,假以时日,孩子就会爱上作文,从而写好作文的。

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思维是异常活跃的,小学生的嘴里也是“金句”不断的,有些话句甚至蕴含着妙趣和深刻的哲理。

比如有一次夏夜乘凉时,一个小朋友听他妈妈抱怨蚊子太多,旁边的小孩子连忙跑过来,朝妈妈跟前一站说:“我身上肉多,让蚊子咬我,蚊子就不咬妈妈了!”看,这话都耐人寻味啊,片言只语就把一个懂事的小朋友形象烘托出来了。

比如有些大人的词到了孩子嘴里就变得妙趣横生。有一位小朋友妈妈对他说:“儿子,以后要买那种常见的水果,又好吃又便宜,比方苹果啦,橘子啦,酥梨啦。”

儿子接过话来说:“妈妈,为什么‘短见’的水果,不太好吃呢?”

孩子听妈妈说“常见水果”,于是造出了一个“短见水果”,是不是陡然增添了无限意趣。

每一个儿童都是语言天才,都是小诗人,家长应当因势利导,引导孩子记录自己生活的趣事,总比逼着孩子面壁虚构要有话可说。

首先,家长可以提醒孩子记事意识。

小学生与家长接触时间比较长,孩子自觉意识比较差,家长可以提醒,可以点拔,询问一下孩子今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听到什么特别有趣的话儿,然后要求孩子把这些话,这些事叙述出来,写到记事本子上去。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喜欢“以暴制暴”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

网友你好,感谢你能提出共鸣问题,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是大多数家庭的期望,更是父亲的希望,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自己这一辈子平平庸庸,就把目标放在孩子身上,所以平时就严加管教,心里上有那种比一定要比自己这一辈强的观念。

纵观中国教育,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影响根深蒂固,父亲是严肃的代表,孩子永远是服从的对象,对于懂事文静的孩子,这样的相处方式当然能执行,也能卓有成效。但是,对于个性鲜明,任性妄为的孩子,父亲再严厉,在孩子眼中永远鄙夷,除非,父亲有多功能角色的基本,否则,再训斥再严厉也毫无用处,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软硬不吃的孩子多的是,所以,以暴制暴已经行不通了。

个人认为,严厉不应该摒弃,毕竟,给孩子一些压力或者挫折也是考验意志力和承受能力,但适可而止为好,还是观察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兴趣,多站在孩子角度用事实用道理说服他,就像朋友那样,要求简单,心静气和,平等相待,而不是高高在上,威严的让孩子感到惧怕。

由此,如果还以以暴制暴的行为,可能使事态扩大化,还会导致其它恶劣行为。教育,如果有条件,我们自己先好好听专家的剖析讲座,比方李玫瑾教授谈教育,再深刻反思,找一些更科学,更有效的教育办法,感谢邀请。@悟空问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教育案例故事征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庭教育案例故事征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