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与国学,家庭教育与国学文化

家庭教育与国学,家庭教育与国学文化

家庭教育 2024-01-18 11:52:38 0 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与国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与国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将传统文化参透到家庭教育中去?

一是要制定一个目标,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很宽泛的名词,到底是想夫妻举案齐眉,还是要妯娌和睦,还是要培养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等精神,还是说只是想营造一个书香门第的氛围,这个很重要,有了目标,才能更有侧重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家庭教育与国学,家庭教育与国学文化

二是要积极行动,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家人的事情,有一个人如果不支持,就很容易被带歪,从而“近墨者黑”,从而什么也办不成。所以必须要全家一起行动。

三是要强化学习。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所有的传统美德除了后天耳濡目染,在书本上都是学得来的,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全家一起读书,自然而然有一天从量产到质变,从而自然而然达到你所追求的那种境界。

四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水滴石穿,坚持看好书,做好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日积月累,你和你的家庭自然会变成你想的样子。

传统文化渗透家庭不是照搬,照抄。而要灵活应用,去粗取精,学精髓,精文化。美德,孝道和为人。

繁锁仪式,形式主义要不得。封建礼教,文化糟泊要去除。

只有这样才能把传统文化更好渗入家庭,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传承下来。

非常欣慰看到这样一个正能量的问题!

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和谐,而制造和谐的一定是家庭每位成员,而成员中占着主要位置的是女性或者母亲,因为我们都深知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大多数女性又是家庭中起居生活的决定和决策人!所以女性的传统文化熏陶着整个家庭乃至向整个家族延伸!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源泉,凝结着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落地生根,对于涵养儒韵民风、构建百姓的幸福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

1.首先辨别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组织或公司的真伪很重要!

1)一个真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的组织是不会用来盈利的,但不代表一定要全公益~利于更多人去复制

2)发起人,组织或企业已经有了至少5~10年的经验!这样会从最完整,完善的系统中学习到精髓!

2.其次,如果可以的话,整个家庭都要去由浅入深的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一辈子也学不完,所以无需深度专研所有!

3.切记,让传统文化融入家庭一定是以家长为本,而不是孩子,我遇到很多不太幸福的家庭,家长总说孩子不好管,送他(她)去学习,改变下孩子!

也遇到一个这样的家庭,儿子小学,学完传统文化后回家为父亲端来洗脚水,可是父亲却直接问孩子想要什么玩具或者是不是想要钱?

这个孩子直接转身就离开了,但是他会想的是不是传统文化没有用,还会不会继续学习和信任古圣先贤!。?

您好,我是杨雪乐,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如何将传统文化参透到家庭教育中去?”

家庭教育,顾名思义来源于家庭,而我本身认为原生家庭的教育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并深入孩子的性格和三观。

教育,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我觉得更是对一个人的了解。我爸爸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还不知道你嘛,你什么样子我没见过”。

有一次我在我同桌的怂恿下特别想报英语补习班,刚好那天中午赶上我家的家装工人聚餐,我爸喝多了,我和我爸说了说我这个想法,我爸张口就来“你怎么可能会认认真真的学啊,无非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钱。”后来我还是报了补习班,结果和我爸爸想的一样,我没有认真学英语,无非是真的不喜欢,到最后我高考英语70分。

可能这个就是家庭教育的“因材”吧。如何将传统文化参透进去,更多的是方法,也就是我所理解的 “施教”。

我从小到大都是我爸爸对我进行管教,从行为举止到衣着外貌对我都有一定的“要求”指导。

出门不能穿居家拖鞋,不能穿睡衣,不能披头散发……即使在家也要衣着干净整洁,出门可以适当的打扮自己让别人看着舒服,头发最好要高马尾给人一种整洁利落的印象……等等

这些“说教”下,我真实的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礼”

是何物。在说教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长幼尊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教育与国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庭教育与国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