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志愿军翻译李晓(志愿军翻译是谁演的)

志愿军翻译李晓(志愿军翻译是谁演的)

家庭教育 2024-06-07 10:34:55 865 教育网

浴血三八线191

作者:莫古彦

志愿军翻译李晓(志愿军翻译是谁演的)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首东北小调的“英语喊歌”在志愿军第50军中流传,堪称实用英语快速教学的典范。——看到敌人时喊“Hello”,“Surrender”)表示“投降”,“Handsup”表示“举手”,“Followme”表示“跟我来”……

在异国他乡作战的志愿军面对的是十七国联军。语言障碍是开展敌方工作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志愿军中只要有精通外语的人才,无一不成为首长手中的瑰宝。这首《英语喊歌》是第50集团军第149师政治部敌工兵团副团长莫若健的代表作。这首歌是他在全师文化老师英语突击培训时教的。

莫若健(右)与朝鲜军官合影

莫若健,四川成都人,只有初中文化。他之所以能说地道的英语,得益于他曾师从著名语言学大师卢树祥。

抗日战争时期,卢树香为躲避战乱,隐居成都。由于生计限制,他不得不在一所中学做兼职英语老师来增加收入。他的学生中就有莫若剑。据莫若健回忆,他的英语水平在班上垫底,分不清26个字母的大小写。但听了卢书祥的课后,我恍然大悟,我的英语成绩也逐渐名列前茅。

当第一批赴朝作战的六支志愿军渡过鸭绿江时,20岁的莫若健参军。经过短期军校训练,他被分配到第50军149师担任连队文化指导员,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第一次战斗中,第149师成功俘获一名美军战俘。这对于刚出国第一次上战场的志愿军来说意义重大。师长急于从战俘那里获取情报。

第50军军部对此也高度重视,派出了几名学过英语的大学生担任翻译,协助审讯。令人失望的是,这些大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较差,听说能力达不到正常会话水平,无法进行交流。

分部领导生气了。有人推荐莫若健,说小莫也学过英语,不妨给他打电话试试。

第一批赴朝作战的志愿军

接到命令后,莫若健跑到师训练科报到。他接受的任务是澄清我军的俘虏政策,稳定俘虏情绪,然后从敌方获取情报,包括部队编号、武器装备、任务等。

精神受到刺激的美国大兵始终担心自己会被杀,回答问题语无伦次。莫若剑用尽了所有的言语来稳定自己的情绪。

这位美国陆军下士无法提供太多有价值的情报,但他随身携带的两部对讲机却让志愿者们大开眼界。这种现代化通讯工具早已装备在美军步兵班里,但对大多数志愿军士兵来说还是第一次见到。

志愿军俘虏美军士兵

这是莫若健第一次参与审讯犯人。他的英语水平已经过考验,能够满足志愿敌工的需要。审讯结束后,有同志问他要翻译成哪国语言。莫若健说,只要是讲英语的七八个国家都能翻译。没想到,这话传来传去就成了:“小莫会八国外语!”

了解过抗美援朝历史的人都知道,第50军的前身是云南陆军第60军,长春起义后成为第四野战军。加入人民军队后,第50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色。他们最辉煌的时刻是在第三次战役中歼灭英军第29旅第57团第1师和英军皇家重坦克营。

英国百夫长坦克

这一仗,50军足足抓了227个俘虏,简直是开了洋荤,足够让敌工组忙活一阵子的了。莫若健一个人要全程负责审问这200多名俘虏的翻译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累并快乐着。

审讯过程中,莫若健无意间听到囚犯们说,他们的营长也被俘虏了。他大吃一惊,立即将这一信息报告给训练科长丁永年。

英国坦克营营长康尼什很快就被发现了。登记的时候,他说自己是坦克兵,差点被他骗了。审讯过程中,康尼什很有礼貌,当被问及他的个人情况时,他一一回答。当被问及英军的装备、组织、任务、作战目的等重要信息时,康尼什只是一再表示“我不知道”。”,绝不泄露任何信息。

美军坦克被志愿军摧毁

丁永年科长有些生气,拍桌子骂了一句国骂。

莫若健正在考虑这个国骂到底该不该翻译,又该如何翻译时,柯尼斯耸了耸肩膀,双手一摊,不卑不亢地说道:“Ifyouwerecaptured,wouldyouprovideuswithanyyourusefulinformation?”(假如你被俘,你能给我方提供你认为有用的信息吗?)

听完诺伊拉·莫的翻译后,丁永年不再审问科尼斯,并下令将他带走。随后,这位绅士风度的英国少校营长被带进了志愿军碧通战俘营。

许多年后,莫若剑回忆起,这是他一生中最骄傲的一天。

翻译是一项需要终身学习的工作。为了弄清楚一句话是否有道理,莫若坚曾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老师卢树湘写信求教。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陆老师仍然记得这个学生。他在回复中回答了莫若健的问题,并在信中还表示:自己已将1亿元(注:折合新币约为1000元)稿费全部捐献给国家,给志愿军购买飞机大炮。

语言学大师卢树湘(1904-1998)

战后,莫若坚退役回到家乡成都。组织安排他担任厂里的工会主席,他却选择在一所普通高中担任英语老师。他所教的班级当年四川省英语高考英语平均成绩名列第一。由于教学业绩突出,他被调到成都师范学校外语系当主任,专门负责培训中学英语骨干教师。

莫老师的教学方法有趣且独特。他受抗美援朝时期创作的“英语喊歌”的启发,创造了英语“歌唱教学法”,使他的课堂始终充满欢乐和趣味,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到了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教育厅将其独创的英语速成教学方法制成系列,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退休后,莫若健创办了被誉为“成都新东方”的磨石(莫氏)外语学校。直到耄耋之年,他还在社区给居民义务教授英语,授人以渔,乐在其中。

莫若健老师晚年执教

年轻时,他是勤奋好学的青年,勇敢的战士;年老时,他精力充沛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不停地为社会做贡献。心里有爱,心态平和,莫若健活得最精彩,不愧是“最可爱的人”!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