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中考语文的新变化有哪些(中考语文的新变化是什么)

中考语文的新变化有哪些(中考语文的新变化是什么)

家庭教育 2024-06-04 17:28:59 453 教育网

2022年是中考综合改革元年。未来几年,中考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考核方式;考试科目;以及各科目考核内容的具体实施。有不同的变化。

唯一不变的就是中考的存在。教育部明确“普通职业教育分流”不变,因此“中考”作为分流重要工具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

中考语文的新变化有哪些(中考语文的新变化是什么)

日前,所谓“北京市西城区、东城区5所中学注册登记”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一片欢呼。大家似乎都认为这是取消中考、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开始。这是一种过度解读。录取的学生人数只有420人,这五所中学本身并不是所谓的“好中学”。招收高中生很困难。他们还与平均或较低成绩的学生打交道。不知道哪里写着“取消中考,高中纳入义务教育。”事实上,教育部在其官网上已经明确表示,原文是:“国家不会改变目前的学校制度。目前还没有条件将幼儿园和高中纳入义务教育。”退一步说,有一天,如果取消中考,更多人会担心而不是叫好,就像择校混乱一样。对于取消小学入学考试后的小学生来说,在中国这样的社会,说实话,凭实力和能力来考试,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来说是最大的公平!

总之,中考作为普通职业学校分流的重要工具,将长期存在。至于这个所谓的“报名”,与取消中考无关。充其量只是补充中考的小众招生方式。

近期,重庆中考各科目具体内容不断调整。关于中考语文调整的最新信息,笔者发现,与历年来语文中考的内容演变过程“一脉相承”。可信度很高,特意收集整理,以备将来参考。供你参考: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1)拼音、汉字、单词

考试范围:重点掌握课程标准第二表(附录2)中的1000个单词。

初中生课后语文课本六本《读读写》。

如果你说话轻声,不要参加测试;如果测试很奇怪或困难,不要参加测试;如果测试有争议,不要参加测试。

考试重点关注“常用且常难”的拼音、汉字、单词的使用。

字形评估可能包括填空题,但不包括多项选择题。

分析:拼音、汉字、词语是“语言基础”。反复巩固、听听写,才能扎实掌握。过去十年的重庆中考,前三题都是拼音、汉字、词语用法。每题3分,共9分。所谓“常用而常难”,就是“奇奇怪怪”不会考。同时,“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成语”和“固定词组”是测试的重点。

(2)语言使用

考核范围:错句的修改/选择、词序排列、模仿句、标点符号的选择。

文学知识没有经过测试。模仿句子可能会有创新。

分析:错句、词序、模仿句是近十年来重庆中考的“常题”。去年,2021年中考,考了“病句”和“假句”。今年,似乎所有三类常见问题都会被评估。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对学生“语感”的考核。近年来,文学知识题已退出中考舞台,今年或许也不例外。这种语文教材中直接考核“死记硬背”题的做法,长期以来与中考“创新求变”的改革方向不符。如果出现关于标点符号的选择题,那是往年中考中没有出现过的新题型。不过,既然是选择题类型,应该不难。主要是考的是标点符号的功能还是标点符号的选择。

(三)经典诵读

考试范围:《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分析:从2018年开始,中考将增加经典书籍的阅读,共12本。每年都会选择两本书进行评估。有时,虽然圈了两本书,但实际考试时,只考其中一本。比如去年中考前,圈出了《傅雷家书》和:010。-30000,但最终我只考了《儒林外史》(AB卷)。今年圈出来的两幅杰作,我对《儒林外史》持怀疑态度。

近年重庆中考考查的经典读物:

《朝花夕拾》《儒林外史》2021年考试内容。

《傅雷家书》《西游记》2020年考试内容。

《简·爱》《朝花夕拾》2019年考试内容。

《昆虫记》《骆驼祥子》2018年考试内容。

显然,每年指定的大作都不会重复,而且还有四张大作没有测试,所以今年测试的很有可能是《水浒传》。

(四)综合学习

考试范围:以六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学习”为重点。

不排除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

分析:综合学习主要考核三类知识:——个口语交际知识点、综合实践知识点、现代文本阅读非体裁知识点。这是语文试卷中与实际生活结合最紧密的题型。去年2021年中考,综合学习是九年级教材第一册综合学习第二单元《自我提升》的考核。因此,课堂上注重综合学习是复习的重点。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考试范围:诗歌41首,文言文23首,共64篇文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河中石兽》将不进行测试。

课外文言文可以采取“对比阅读”的形式,或者像往常一样,采用链接材料的形式。

分析:中考前会选古诗文。2020年征文44篇,2021年征文53篇。今年有消息称,文言文六分之一入选。现在看来我们就没那么幸运了,是64篇论文。理念是完全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所有古诗文都在考试范围之内,基本没有什么界限。只有一个字:回来!让孩子们在这上面花费这么多的精力,我不知道是喜还是忧。华文中考每年都在变化,趋势是以灵活性和能力考核为主。只有古诗词和散文是逆着这种变化趋势的,或者这么说吧,也许这也是一种能力考核——背诵能力。

三、现代文阅读

测试范围:文学文本阅读(连读)——。主要测试题为选择题和主观题。考试内容和体裁多种多样。除“小说”、“散文”外,还应注意“剧本”、“寓言”、“童话”、“科幻小说”等,可加选择题。

实用课文阅读(非连续阅读)——主要考选择题和主观题。不会有简单的议论文或说明文考试。不要参加“定义”测试。

分析:现代文学阅读一直是语文试卷中最难的点,也是学生拿分难的“重灾区”。重点是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次中考,在文学文本的阅读中,体裁的范围有所扩大,学生需要了解这些体裁的写作特点,特别关注“剧本”,因为“剧本”是文字的表达戏剧的类型,也是真正的文学类型。

四、作文

考试范围:半命题作文(有一定难度)。

情景作文(让考生有话要说)。

场景构成的形式是可变的,但2021年不会重复。

分析:仍然保持二选一的论文选题方式。所谓“有一定的难度”,是指半命题作文能够更好地表达作文水平。如果想获得高分(49分以上为一级作文),选择半命题作文;所谓“让考生有话可说”,是指情境。这篇作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不管你的写作水平如何,至少你有东西可写。注意,去年的2021情景作文是一封“信”,所以今年不会是一封“信”。

事实上,中考已经开始了。提前“签约”是重庆中考的“潜规则”。通过提前“签约”,确定优质学生,学生也能得到双重保障。但无论如何,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中考的成绩还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国家希望通过中考改革,将中考从“淘汰功能”转变为“分流功能”,但截至目前,“普考”成为“职分流”的基础依然是性能。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