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心理学 曝光效应(社会心理学曝光效应)

心理学 曝光效应(社会心理学曝光效应)

家庭教育 2024-07-03 09:55:08 51 教育网

暴露效应(theexposureeffectorthemereexposureeffect):又称多看效应、(简单、纯粹)暴露效应、(纯粹)接触效应等,是一种心理现象,指我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的偏好。社会心理学也把这种效应称为熟悉定律,我们把这种只要出现频繁就喜欢程度增加的现象称为曝光效应。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罗伯特·扎琼克(RobertZajonc)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证明只要受试者多次看到不熟悉的刺激,他们就会比其他受试者对该刺激做出更高的评价。我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事情。

心理学 曝光效应(社会心理学曝光效应)

研究人员在这些实验中使用的刺激包括英文单词、汉字、绘画、脸部图片、几何形状和听觉刺激。在另一项改进的研究中,受试者通过转速计以非常短的间隔呈现图片。由于时间太短,被试无法有意识地感知图片的具体内容。这种潜意识暴露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情况下,如果没有严格控制的实验室环境,这种阈值暴露效应通常非常微弱,不太可能发生。

Zajonc认为,人们仍然在无意识认知的情况下体验暴露效应,即“没有推论的偏好”。

曝光效果也是有条件的。前提必须是中性刺激,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刺激原本是令人厌恶的,那么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好感度就会降低,而过度接触和过度刺激则不利于它。人际关系的发展,情感上的现象,就是喜新厌旧的情况。

所以如果你想让别人喜欢你,你首先要尽可能多地出现在别人面前,同时保证良好的第一印象。这会让别人更容易喜欢你。就像我们生活中比较受欢迎的人一样,往往能够与人沟通的人,在工作中获得晋升的机会也会更多。

广告营销也利用了这种效应。例如,拼多多的广告利用传播媒体,使其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树立品牌,让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名人经常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自己的最新动态。为此,一方面是为了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持较高的曝光度,从而吸引自己的观众。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