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张履祥家庭教育,张履祥家庭教育思想

张履祥家庭教育,张履祥家庭教育思想

家庭教育 2024-01-08 17:08:34 0 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张履祥家庭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张履祥家庭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桐乡有哪些名人?

沈泽民、张琴秋、金仲华、严独鹤、钱君匋、刘雪樵、沈家宏、朱文叔、程庆国、钟袁平、强道、茅威涛、池耕襄、韩世钟、王会悟、徐自华、茅盾、徐益棠、范志云、丰子恺等都是桐乡名人

张履祥家庭教育,张履祥家庭教育思想

如何耕读传家?

关于耕读关系的认识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把学稼学圃当作小人的事,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与孔子同时的依杖荷条的"丈人"则讽刺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孟子主张劳心劳力分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被孟子批判的农家学派许行则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

后世形成两种传统,一种标榜"书香门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看不起农业劳动,看不起劳动人民;一种提倡"耕读传家",以耕读为荣,敢于冲破儒家的传统。

南北朝以后出现的家教一类书多数都有耕读结合的劝导。

《颜氏家训》提出"要当穑而食,桑麻而衣"。

张履祥在《训子语》里说"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中国的耕读文化孕育了众多的农学家,产生了大量的古农书。中国的古农书,其数量之多,水平之高是其他国家少有的。古代的农书大都出自过耕读生活的知识分子之手。

他们熟悉古代典籍,有写作能力,又参加农业生产,有农业生产知识,具备写作农书的条件。

崔寔出自清门望族,少年熟读经吏,青年时经营自己的田庄。

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写成了《四民月令》这一部月令体农书。

耕读传家是一种倡导家族代代相传知识与智慧的理念。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学习和传承家族文化。其次,要注重教育,为家庭成员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此外,传家必须注重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家族成员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要推崇开放和创新的思维,引导家族成员积极创造和应用知识,不断进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张履祥家庭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张履祥家庭教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