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家庭教育,口述历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口述历史家庭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口述历史家庭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叫口述历史的例子?
口述历史 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由历史学家、学者、记者、学生等,访问曾经亲身活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让学者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
之后,作为日后学术分析,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的史料,再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让历史更加全面补充、更加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真实。
口述史提问技巧?
1.首先我们应该准备好录音器材而且要对采访者事先通知,让他了解我们的采访意图,想要了解的事实。
2.采访的时间为上午9:00或者下午两三点中的时候为宜,太早和太晚或者是在饭点都不适合。
3.对采访者提问应该是由浅入深可以先从家常入手,让采访者对你先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口述历史是什么文体?
历史当事人对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历史事件进行口述回忆,由别人记录下来的资料,就叫口述历史。最重要的是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交待清楚,尽量还原历史原貌,其文体主要是记叙文。周恩来总理当年倡导的由亲历、亲见、亲闻重大历史事件当事人自己撰写或委托人代笔的政协文史资料,也可以归为口述史料。
口述历史的撰写有哪些难点吗?
这个口述历史撰写,根据本人的经验感觉有两点是比较难弄的。第一个是所述历史的真实可靠性难以确保,第二个是对口述者语义的表达理解力难以完善。原因如下:
所谓口述历史撰写,自然是有着过往经历的当事者或相关者通过回忆来讲述的所发生的事物,由听讲者记录整理加工而写就。这必然会存在口述者和撰写者因个人的性格、经历、文化教育、爱好取向、宗教信仰等主观意识和所处环境的客观因素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产生与事实有出入的带有自主意识的不公平的判断结果。这样就会出现第一种的讲述者在叙述时加入自己的观点从而造成不一定完全真实的历史,也同时出现第二种听讲者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而再次加大历史的不真实性。
据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于历史的口述者我们是无法选择和掌控的,那么第一种难度是无法解决的。而第二种难道对于撰写者则是完全可以依靠自律来解决的,也就是说,只要撰写者有足够的能力,不仅可以避免第二种难度问题的出现,而且还可以缩小第一种难度造成的误差。具体如何,不是本题的内容,就不啰嗦了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口述历史家庭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口述历史家庭教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