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文明家庭教育讲稿,文明家庭教育讲稿范文

文明家庭教育讲稿,文明家庭教育讲稿范文

家庭教育 2024-05-22 23:38:19 0 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文明家庭教育讲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文明家庭教育讲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家风是一种怎样的传统文化?

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良好的家风不仅警惕自己的家族,还会影响亲戚邻居,比如我们桐城六尺巷的故事,清潮宰相礼让的故事,宰相张英的家里因为邻居砌墙,要占用他家三尺地基,家人和邻居闹矛盾,千里迢迢修书给宰相,希望他出面要回三尺地基,在当时,别说三尺地基,就是一栋房子,宰相出面也能要回来的。没想到宰相深明大义,不仅不出面,还修书规劝家人,“万里修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主动让出三尺地基,邻居深受感动,也主动退让三尺,原来只有三尺宽的小巷变成六尺巷。宰相良好的家风不仅规范家人的行为,还感动了邻居。六尺巷的故事,直到今日仍然感动着无数的中国人,甚至外国人也为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竖起了大拇指……

文明家庭教育讲稿,文明家庭教育讲稿范文

家风不止是礼让,还包括很多善良美好的因素,一个具有良好家风的家族,家人之间是团结互让的,婆媳,妯娌,乃至邻里之间的关系都是和谐融洽的。家风即是礼让,家风是善举,家风也是美德。



有国才有家,国有国气家有家风,家风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上的传承,有种叫做言传身教,我们对长辈身上的某种特质或者细节上的习惯或者动作上会出现学习与模仿。

家风也可以说成家教,大人们儿所经历的事情和走过的肯定是比我们要多的多,总结出的方法和经验都会教导子孙后代上,可能是技艺上传承,也可能是亲身体会的感受。

家在我们心中占据绝大部分,家的温暖如暖风一样拂过我们的心头,让我们感受到温暖的同时又能找到远方的方向。

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家风,白话文方便理解

家,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个体。

家风则是承载不同基因的、千差万别的,而又对立统一的民族文化风尚的不同载体。

若把社会风尚(风气)比作一个矛盾统一体的话,家风则是矛盾特殊性的载体。家风这一个又一个矛盾个体,而又包含在社会风尚这普遍矛盾中。也正是由于这一个又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丰满的家风载体,氤氲着蔚然正气的社会风尚。

言而总,人作为家庭成员,是良好家风形成的最能动因素;家是社会细胞,又是家风得以传承的载体;社会风尚,又是所有家风(矛盾的特殊性)的综合(矛盾普遍性)表现形式,社会风气影又直接别响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说到底,家风的实质是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基础,是民族魂魄形成的原动力。

“家风”,一般指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


家风,如同一个人有气质、一个国家有性格一样,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习和风貌。

传统家风特点

一、榜样性

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或家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它的提出必须具有权威性和典范作用,亦即“榜样性”。

二、社会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存在必须是与社会风潮相适应的。

三、传承性

“世代相传”和“生活作风”是家风的两个重要标签,家风的传承性很大程度体现在生活作风上。生活作风可以分为价值认同与生活方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并不能完全割裂开。价值认同是生活方式的思想指引,生活方式是价值认同的表现形式。价值认同是家风得以传承的基础,家族的世世代代都认同祖先的价值观,才会践行那样的生活方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明家庭教育讲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明家庭教育讲稿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