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广东教育2035(广东教育如何)

广东教育2035(广东教育如何)

家庭教育 2024-06-04 01:48:15 852 教育网

原标题:2023年广东教育如何提升?本次会议提出6项重点任务

2月21日,2023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今年广东将新增公办幼儿园学额6万个;年底前,广东各市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人口20万以上的县(市、区)建设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

广东教育2035(广东教育如何)

今年,广东教育工作将有6项重点任务:坚定不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大力发展支撑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的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建设一体化育人思政课程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去年,广东组织1万名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线培训,实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三个全覆盖”中国共产党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努力构建德、智、体、艺、劳技能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高校专任思想政治教师比例符合国家要求。

今年,广东将继续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大课”建设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施“立德树人”。新一代灵魂建设工程”,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机制;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和美育教育,全面推进劳动教育;健全学生心理危机联防联控机制,狠抓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新增6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

基础教育的公平和质量最能体现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质量,是最容易拥抱、最实实在在的教育获得感。

去年,广东扎实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比例达到85%以上;民办义务教育标准化稳步推进,流动儿童就读公办学校的比例提高到95%以上。同时,全省目前有11所专门学校和2个临时校区。

广东城乡、地区间教育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今年,广东将继续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今年,广东将加快推进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和城乡一体化,实施农村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三校”和寄宿学校。新增公办园宿位6万个和“5083”普惠性学前教育使命,在粤东、粤西、粤北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建设21个城乡学前教育综合资源管理中心。

加强公共资源供给。广东各地级市年底前建成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人口20万以上的县(市、区)建设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

所有学校全面提供课后服务

“双减”是推动教育方式改革、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广东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截至目前,所有学校已全面提供课后服务,各县(市、区)建立了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广东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和线上培训机构数量减少比例分别达到96%和86%,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今年,广东将继续推进“双减”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和提高学校作业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全面推进课后信息化管理服务。

同时,加大隐形变异科目培训查处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培训乱象。进一步推进非学科培训机构设置审批和规范,加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党建工作;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收费行为,加强校外培训预收费用资金监管。

深化中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教育改革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去年,广东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优化招生院校专业组设置,有效彰显教育公平。

今年,广东将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省建设,统筹推进教育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完善教育评价改革配套政策。

具体来说,要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稳妥稳妥推进艺术类和高水平运动队高考改革,推进普通高考招生改革向本科生倾斜。深入推进中考改革,修订中考改革实施方案,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模式。深入开展考试评价工作,探索完善增值评价。深化命题改革,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提高命题质量。

公费定向培养招生计划同比增幅11.64%

去年,广东做好粤东、粤西、粤北中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训工作。2023年公费定向培养招生计划同比增长约11.64%。

今年,广东将加快完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短板,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强化教师薪酬保障。抓好校长、教师、教学科研人员“三支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为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高素质师资队伍。

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广东今年将召开高校人才工作会议。要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并举,瞄准关键技术和前沿科学问题,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蓄水池”作用,着力建设一批科研平台,建设强大的科研平台。发挥高校集聚人才的主阵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发展。高层次人才建设。

增加集成电路硕博士点专业布点

高等教育是最密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和“加速器”。

一年来,广东新三所大学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佛山、东莞获批设立国家杰出工程师创新学院,占全国前四名的一半。国家。实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能力扩大和质量提升工程,遴选建设6个省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已有160个学科入围ESI排名前1%,增幅位居全国第一。

广东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第一大省,也面临着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短缺、产学界脱节等问题。

今年,广东将扎实推进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加快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快速增加集成电路专业包括硕士、博士点数量。启动软件人才重点培养工程,建设多个省级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和一批软件专题实验室和示范软件学院。

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创新

去年,广东加强招生计划指导,支持重点领域急需人才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转本科、硕士生转本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新的一年,广东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做强做强”提升计划,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聚焦国家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需要,着力创建形成了一批具有显着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人才优势和特色学科。

新的一年,广东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做强做强”提升计划,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聚焦国家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需要,着力创建形成了一批具有显着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人才优势和特色学科。

广东加强组织科研创新。加强战略科技能力建设,推动优势资源向高水平大学相对集中,整合力量创建一批能够汇聚大团队、承担大任务、并取得丰硕成果;深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实现“卡脖子”问题,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办好职业教育服务制造业当家

职业教育是广东的品牌和战略制胜点。只有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才能为制造业领军人才提供高水平技术人才队伍。

目前,广东有高水平高职院校45所,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88所。今年,广东将进一步推进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国家“双高计划”项目学校要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争创国家优质学校。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在职业人才培养方面,广东将统筹推进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各方面,形成高质量的培养体系。

职业教育发展必须服务制造业。广东将积极构建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中配置的新机制,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结构、规格和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发展水平。全省将探索区域产科教联合体、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现资源精准配置和有效投入。各地、学校要积极参与、积极配合。要建设省级职业教育城,增强驻场机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同时,广东将推动部省共建大湾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合作示范区,探索建设区域产科教联合体和产教融合社区。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改革,适当扩大中高职业综合培训和高水平协同育人规模,探索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

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是加快国际产学研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去年,广东创办了广州南沙民心港澳儿童学校和东莞吉大港澳儿童学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批成立并如期开学。全省各级学校在校港澳台学生15万余人,规模居全国之首。最大限度。

今年,广东将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支持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教育创新发展,推动港澳高校在大湾区内地合作办学,推动香港城市大学正式成立(东莞),支持粤港澳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加强粤港澳科研、教育、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打造“留学广东”品牌,吸引世界各地优秀青年来广东留学,培养更多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为高校毕业生开拓就业渠道

今年,广东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广东将积极出台就业创业政策,开辟市场化就业渠道,构建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就业统计核查,对重点群体开展精准就业援助。

具体来说,要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走进企业促就业专项行动,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广东省赛,开展就业教育优秀案例创建活动,并选取一组典型就业人物。同期举行第九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赛暨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活动。力争今年7月底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以上,年底达到90%以上。

数读

广东教育这5年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指出,五年来,广东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五年来,广东教育公平现象更加明显。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生均财政拨款全覆盖。学前教育“5080”工程深入实施,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额252万个,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提高到87.3%。高等教育普及化,21所挂牌地级以上本科、高职院校实现全覆盖。中外、内地及港澳地区合作办学的大学有5所,占全国的半壁江山。

五年来,广东教育质量显着提升。推动职业教育“扩能力、提质量、强服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发展环境良好,改革成效明显。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两次受到国务院检查和表彰。实施“达一流、补短板、强特色”高等教育提升计划,8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609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随着“强师工程”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能力和素质显着提高。

五年来,广东教育贡献率持续提升。深入实施“粤菜厨师”、“广东技师”、“南粤家政”三个工程,牵头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选建产教融合企业1223家工业和教育数量居全国第一。高校参与省级实验室建设10个,20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中有14个由高校牵头。大学已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粘合剂、高端人才的聚集地、颠覆性创新的策源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记者】马利民刘汉能

【作者单位】:马利民;刘汉能

广东教育头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