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主题汇报材料,家庭教育主题汇报材料范文

家庭教育主题汇报材料,家庭教育主题汇报材料范文

家庭教育 2024-07-24 04:22:31 0 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主题汇报材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主题汇报材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家庭教育?

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做好学业和中考规划,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同时要做好青春期孩子心理上的疏导和陪伴!

家庭教育主题汇报材料,家庭教育主题汇报材料范文

孩子上了初中身体发育进入高速增长期,心理上处于巨大的波动期,对事情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并且会不假思索不计后果的去实施,而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往往与父母背道而驰,所以让父母认为孩子处处和自己对着干,这种冲突被定义成为叛逆行为,这个阶段家长要多陪伴孩子,经常和孩子谈谈心,注意自己的态度和用词,不要动不动就打骂或冷嘲热讽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不吃这一套,他们不但不会屈服,反而会适得其反激化矛盾让孩子更加抵触父母

接下来需要父母注意的是要抓好孩子的学习,这个任务特别艰巨也特别重要!同时也是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和矛盾的一个“导火索”!其中最让父母头疼的是孩子的自控力差,总想玩手机打游戏,就像下面这个初中生,不爱学习每天捧着手机打游戏,班里排名垫底仍然舍不得放下手机

然而中考不等人,知识不等人,老师讲课的进度不等人,如果孩子贪玩的厉害,初一初二学的太差,初三很难用几个月的时间补齐如此多的窟窿,所以这个孩子基本上中考没希望,同时这两年经常排名倒数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学习的自信心,很容易让孩子出现厌学情绪

所以对初中生的教育家长一定要把孩子的学习和中考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引导孩子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上进心,才能防止孩子提前掉队,让孩子对学习和中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中考决定高考,对中考的定位是很明确的,力争要在中考的时候考一个理想的好高中,退一步讲即使考不上好高中也要考一个一般的普通高中,总不能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初中阶段的孩子最难管理,半大不小对很多事情的判断似懂非懂,贪图玩乐很容易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因此需要家长不断纠偏和引导,让孩子理解父母对自己的良苦用心,玩耍的同时不忘学习!

以上内容和图片选摘自《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只为帮助家长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关注我的头条号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要做好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家长的观念和教育方法也要跟着从小学升级到初中,这就要家长先了解孩子升上初中后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上的新要求。

孩子升上初中,意味着孩子已从儿童变为少年,在孩子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少年期是一个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特别时期。由于生理发育的剧变,身体突然长高,特别是性意识萌发,使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童年期未曾有过的一些心理特点,比如:成人感、自主意识“觉醒”、容易冲动等等。

这个时期孩子心理发展总的特点是,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个时期突出地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独立倾向,事事想自己做主,把自己的见解看成是评价事物的标准,不轻易相信成人的话。因此,家长要认识和感受孩子的这种变化,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去适应长成了“小大人”的孩子。

针对初中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学习心理,我给初中家长提出以下十条容易操作的家庭教育建议,与家长朋友们分享:

1、孩子升入初中后要与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列举一下初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初中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并表达一下做父母的期望。

2、对孩子的教育尽量是单独的,平等的,谈话性的,避免在公开场合的斥责。

3、不要依赖说教,而是靠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爱学习、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表率。避免在孩子面前过于随便,应保持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4、不要总是拿自己小时候与他对比或拿别的孩子与他对比,以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5、对孩子做得不好的事情,要就事论事,具体的分析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甚至新帐老帐一齐算。

6、承认孩子的独立意识,给他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的成长空间,比如独立的卧室和学习场所,让他逐渐学会自主学习,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初中生,是最需要家长陪伴督促的年龄。在这一阶段,家长更要花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状态。1.可以通过一些孩子闲暇时间,如吃饭时间等,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和问题,并正确做出引导。2.周六日可抽时间检查孩子的练习册或试卷,没完成部分督促完成,有效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3.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或一起看场有教育意义励志的电影,再或者参加短途驴友活动,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关于初中生的家庭教育,我作为一名家长,真的说不完的真心话。在前几天我写了《年级排名从239到37 那个充满内疚收获幸福的暑假》,详细讲解了我在暑假强化教学的过程,欢迎关注交流!

常言道:子不孝,父之过。可见从古到今,孩子的教育都离不开父母。我女儿从小学开始,成绩一般在班级10名左右,我们也较为满意。到初中后,一般都稳定在年级100到200名(全年级830多名学生),到初二结束,竟然掉到239名,才有了我对她暑假强化训练,到9月底初三第一次排名考试,排名冲到全年级37名。

小孩到初中后,正值青春期,有了自主独立的思想意识,处于三观成长期,对社会上的各种事物,既好奇又敏感,容易学样而且判逆。家长对待孩子,有时就象手里拿着嫩豆腐,碰不得,既不能讲,更不能骂,只能干着急。其实,每个孩子都是降临人间的天使,我们父母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不能用老规矩教育小孩了,要全面系统地寻找解决方案。

首先,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家里真的要有一个平等、宽松、自由的气氛,杜绝家长制,父母不当裁判当朋友,切忌唠叨,学会倾听,学当"啦啦队",多和孩子交心。将"你听懂了吗"改成"我讲清楚了吗",家长要主动分担责任,为其减压。其次,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家长要言传身教,及时洞察、矫正、指引,只有具备独立自主的顽强人格,才能勇敢向前,真正走向成长。再次,要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小事做起,多鼓励,给子女一些自由空间。最后,家长要和老师多交流,真的要相互协调。初中开始,迫于考核压力,老师可能较注重于尖子生,没精力挖掘潜力生,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座宝库,家长最了解孩子的特点,可以和老师联合因材施教,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初中时期真的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家长真的需要一份耐心,尊重孩子成长规律,避免象我这样对女儿下猛药的情况,一定会顺利度过初中阶段,不断走向成长。

一年级小学生总是记不住家庭作业怎么办?

一年级孩子嘛记不住正常啊,但我们可以培养孩子养成记作业的良好习惯。我建议你:

一是加入班级微信群、QQ群,或是办校训通。二是,给孩子买小便笺,让孩子记作业。但是由于孩子识字量少,写字也慢,要记有点困难,不要苛求。

三是交待孩子老师布置哪一页就折哪一页或是打勾也行。

四是打电话让孩子问老师呗。


一年级的孩子记不住作业,建议买一个记录作业本(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封面)老师在黑板上记录时,孩子可以抄写到记录本上,如果老师没有写到黑板上时,孩子可以自己记录,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让孩子养成记录的习惯,慢慢做事会仅仅有条。

如:

语文作业:1.大练习册《朱德的扁担》

2.《难忘的泼水节》生字一号本

3.预习,备song

数学作业:口算25-27页

这事我家孩子记录的。

我觉得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不要批评,教训,甚至骂孩子,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t题,让孩子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我是七岁男孩的妈妈,我用亲身经历记录孩子的点点滴滴。我的头条号:宇轩妈育儿,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你评论,点赞,转发。

我孩子也上一年级。我们常说,小学是培养习惯的阶段,那么正好借这个记作业的事帮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习惯。

我来说下我这边的做法。

刚开始老师是把作业发家校群的,后来强制要求每个孩子准备个记录本,自己记录,不再发群。所以孩子们的作业,全仰仗这个作业记录本了。作为家长,我想为老师点赞!作业记录本不但是记作业神器,还有更多好处。后面我会提到。

当然实际操作上,刚开始会有些困难:比如说孩子刚上一年级,还不太会写字,基本上是"画字";再比如内容太多,孩子记录不够快,记录内容自然不连贯。所以很多家长看不懂孩子记录的作业。但是记录作业的条理性是可以引导的。比如语文一页纸,数学一页纸。再比如,一条作业写一行,这样看下来一目了然。

我家苗苗就经历过这个阶段。如图。

上图是10月份苗的作业记录。是不是看得云里雾里?她同学的翻译版如下:

对于苗苗这份作业记录,苗妈给了八个字:言简意赅,条理清楚。虽然有调侃的成分,但苗妈却看到了其中的闪光点,并认为苗苗的记录效果并不比她同学差。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她把作业中重要的信息写下来了,虽然有错别字但是她看得懂。第二,她特地把一页纸做了划分,语文和数学作业一目了然。说明她做事有条理。

另外,我也注意观察了,这样的记录方式并没有影响她的作业质量。每天她都对照作业记录本,作业都有效完成。这说明她虽然手头书写功夫暂时很弱,但是她的作业没有遗漏,说明老师布置作业时,她肯定认真倾听并牢记在心了。这就是专注力在发挥作用。而这个专注力的培养,可不能等到孩子上小学了再做。学龄前就应该有意识做起来。

不要小瞧这个步骤哦,这正是在强化孩子做事有始有终,总结回顾的好习惯。这一环节,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踏踏实实。看看,这是3个月后苗苗的作业记录。汉字会写的更多了,字也写得漂亮多了。记录依旧有条理。对不对?

1.让孩子自己选一个他喜爱的小本子,最好有条纹格的,字可以写大点的,做作业记录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教育主题汇报材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庭教育主题汇报材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