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发散性思维导图怎么画(运用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导图怎么画(运用发散性思维)

家庭教育 2024-05-28 02:01:08 145 教育网

一、以果带因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四个方面,即过程教学、学习方法指导、技能培养、实际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他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例如:在复习河流和湖泊部分时,书中提到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这个结论很好理解,学生记住它也不难,但更重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这就要求学生知道,长度不仅仅是它的长度,还需要从它的径流量、排水面积等多个角度来分析。这是因为珠江位于我国南部,流经降水较多的湿润地区,而黄河位于我国降水较少的北部地区,珠江的流量为6-是黄河的7倍,所以黄河只能称为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然后举一反三,让学生分析: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但它不能称为最大的河流吗?通过以上的分析,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该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迁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发散性思维导图怎么画(运用发散性思维)

二、以线带点

通过对《地理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研究分析:高考要求学生掌握众多、碎片化的知识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不算太紧密。如果让学生简单地死记硬背,他们会觉得枯燥无味,遗忘率也会很高。即使学生背下来了,也很难应对灵活全面的高考模拟试题,这会给学生一种莫名的感觉:我很努力,却拿不出好成绩。它使学生逐渐对地理学习失去信心,进而产生恐惧感。可以说,他们有知识却无理,无法解释什么是合理的。为此,我在复习的时候,设置了多条线,比如经线、纬线、交通线等,用这些线来连接一些未知的知识点。例如,复习《世界地理》知识时,我用赤道作为红线,让学生回答:

从西到东,赤道所经过的大陆和海洋的名称是什么?

赤道所经过的大陆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原因?特征?

赤道所经过的大陆主要地形区域有哪些?原因?特征?

赤道经过哪些国家?首都?经济?独特的农产品和矿产品?近几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国籍?文化?宗教?

通过以上的复习,学生不仅了解了相关的地理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看图、认图,以及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

三、以点带面

在小比例尺地图上,我们可以把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看成一个点,以点为中心,向外画一个圆,辐射其他地理知识,形成一个面。例如:在谈论北京时,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引出北京的气候类型、成因、特点?然后引出北京的沙尘天气:什么时候爆发的?在哪里)起源吗?原因?解决办法?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什么时候举办,避免沙尘袭击?等问题)、历史变迁、城市功能(介绍城市功能的类型?以及我国主要城市的功能)城市?)、人口(介绍北京未来的人口政策?)、经济发展(介绍目前主要工业部门?未来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让北京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伦敦、巴黎、纽约、旧金山等世界重要城市,以及一些热点地区。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记忆相关的地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以图带文

古人云:学地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左读书右图。由此可见地图对于地理有多么重要。这种强调将地理知识放在地图上,然后存储图像信息以供以后使用的做法,可以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多样化和丰富的地理表征。由于图像信息比文本信息更容易直接记忆和再现,因此通过图像建立的地理表征在记忆和心理活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另外,有些地理知识用文字表达比较抽象,但用图表表达更直观。更重要的是,高考要求考生不断提高理解图表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看图、读图、分析图,还要会画图。因此,在审阅时,一定要注意图片。例如:在复习世界气候时,我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复习方法。我首先展示了图表,然后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判断这幅图是哪种气候类型图?判断的依据?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哪里?这种气候的成因和特点是什么?植被及其特点?

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找出该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有这种气候?

如果地点是南非开普敦,这张图中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与现实相符吗?如果不是的话,应该如何修改图呢?(多媒体中显示这种气候类型的其他图表)

如果把图中的气温和降水改为:高温多雨、低温少雨,那么图中会代表什么样的气候类型?

这就引出了另一种气候复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图形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综合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地理复习中运用发散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研究探索,将发散性思维方法灵活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不断创新,更新教育理念,为党的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今天的内容就先分享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考生。更多学习方法、学习资料、学业测评、志愿填报等内容,可关注:陕西志愿一点通。

版权归原作者或出版商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