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语运用考点解析与训练答案(中考成语运用考点解析与训练电子版)
【考点类型】
全国中考试题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下述五个方面:
正确理解和使用课文中出现的常用习语;
区分常用习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含义;
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及其所承载的故事意义;
判断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分析常用成语的情感色彩;
根据具体语境意义写出习语,并理解习语中盲文的含义。考试主要根据学生学过的课文中出现的常见习语进行,试题载体主要来自课外。
全国中考试题中的成语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
选择题:选出成语和释义等搭配有误的一项;选出对成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选出句子中加点成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选出成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选出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选出语段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或两项;选出对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填空题:填字将成语补充完整;以一个成语的四个字为开头各写一个与其意思相近的成语;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要求填写相应的成语;根据相关提示在语段中填写成语;在语段中用相关的成语替换画线文字。
简答题:简要评说借用成语制作的广告词。
【解题策略】
成语题主要考验考生理解和使用成语的能力。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习语,从理解和结合实际生活的角度进行复习;注重对成语或成语中某个词的基本意思的理解;纠正基于技能的成语误用、广告中的误用等。
【例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答: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几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不断努力。
B、李晓霞在第52届世乒赛上夺得女单金牌,实现个人“大满贯”,成长为中国女乒首当其冲的“一姐”。
C、泰国《亚洲日报》钱峰副院长认为,中国梦是一个科学的、脚踏实地的梦,而不是一个宏大的、乌托邦的梦。
D、5月18日,司法局张局长在全市安全生产会议上强调:“落实规定,必须千方百计,不能有侥幸心理!”。
【答案及解析】B
A.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可以成功。形容轻易地取得成功。
B.首当其冲: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C.好高骛远: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D.丁是丁卯是卯:丁卯又和“钉铆”谐音;钉是榫头;铆是铆眼;两者必须完全相合。比喻办事极认真;毫不含糊。
【考点解析】
考点一:望文生义
【考点解读】
成语是一种简短、简洁、凝固的结构,有自己固定的含义。有些习语的字面意思往往与真正的意思相差很大。因此,在使用该成语时,一定要了解该成语的确切含义,避免曲解字面意思。
【中考真题】
春节我们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沧桑,不禁为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真题解析】
“世事沧桑”是指世事巨变,不是大海和农田。
考点二:张冠李戴(对象不对)
【考点解读】
有些具有特定对象的习语,用于描述A事物时是正确的,但用于描述B事物时是错误的。那些使用时有其特定对象和范围的习语不能随意使用,否则会被忽略。
【中考真题】
初中三年的生活,我们班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互相关心、帮助,宾至如归,相处融洽,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真题解析】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选项C指的是学生,“相敬如宾”只能用在夫妻之间。用来形容学生装腔作势。
考点三:褒贬失当
【考点解读】
有些成语带有明显的赞扬或批评的感情。使用时应与全句的情感基调一致。如果用褒义词来表示贬义,或者用贬义词来表示赞扬,都是不恰当的。
【中考真题】
下列句子中突出显示的单词的正确用法是()
他在教练眼中仍然是一个遵守纪律的球员,在山东大学老师眼中他仍然是一个不耻于提问的学生。
【真题解析】
“问无耻”与主体身份不符。
不耻于请教:意思是不耻于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耻:感到羞耻。问:请告诉我。泛指勤奋好学的人。
考点四:搭配不当(表意重复)
【考点解读】
习语的使用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即不能有语法错误。解题时需要看成语是否与主语、修饰语、中心词组等相匹配,前后句的意思是否有重复或矛盾。有些习语已经包含了一定的含义。如果加上某种修饰限制词或者让习语充当修饰语,就会遭遇“叠床架”(即意义重复)的语言问题。
【中考真题】
热门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已经成为很多家长和孩子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真题解析】
“津津有味”是指吃得津津有味,谈得津津有味。它只能在句子中用作状语来修饰动词,而不能用作定语来修饰名词。因此,“津津有味”不能与“话题”配对。如果换成“津津有味”就合适了。
考点五:不合语境
【考点解读】
习语的使用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即习语的意思必须与句子的意思一致。如果语境不契合,自然会导致误用。
【中考真题】
同学们欢聚一堂,享受天伦之乐。
【真题解析】
“天伦之乐”一般指家庭其乐融融。用在这里时,与整个句子的上下文不符(同学聚会)。
考点六:谦敬错位
谦辞是向人表示谦卑和自谦的一类词语。
谦辞主要有谦称语(自称词,如“在下”“鄙人”等)、谦卑语(示卑词,如“在下”“贱内”等)、谦拙语(示拙词,如“拙作”“刍议”等)、谦愚语(示愚词,如“不才”“愚意”等)、谦陋语(示困词,如“薄酒”“寒舍”等)、致谦语(歉疚词,如“抱歉”“谦难”等)几大类。
敬辞是向人表示尊重和恭敬的一类词语。
敬辞大致包括敬称语(对称词,如“阁下”“仁兄”等)、代称语(借代词,如“华翰”“花甲”等)、美称语(美善词,如“芳龄”“贵庚”等)、问候语(请安词,如“春祺”“撰安”等)、恭贺语(贺拜辞,如“新婚燕尔”“寿比南山”等)、祝颂语(祁愿词,如“吉人天相”“后福无量”等)、恭维语(吉祥词,如“鸿辉”“鹤发童颜”等)、感戴语(致谢词,如“惠顾”“为荷”等)若干等。
使用谦辞与敬辞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适用场合;
2、注意适用身份;
3、注意适用对象。
【例句】
就这一点而言,我是当之无愧的北斗。
考点七:轻重失当
成语在形成的过程中,风格、情感、程度都伴随着或轻或重的意义。如果掌握不准确,很容易出现错误。
【例句】
李老师担任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同时还担任三个班的数学课,所以她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成语“日日皆管”,多指高层领导工作繁忙。虽然一位既担任班主任又担任年级组长的数学老师工作很辛苦,但用“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来形容她并不恰当。
考点八:形近混淆
(1)形近义不同
有些习语由于发音相似、字形相似或一些常见的语素,很容易与其他习语混淆。
例如:
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它是一种高科技工具。有了它,就意味着一切工作都能事半功倍,一气呵成。
例句将其与成语“事半功倍”混淆,后者词素完全相同,但词素位置不同,语义完全相反。
类似的成语还有:
“无所不能”与“无所作为”
无所不能:指什么事都能做(褒义);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
“无价值”与“无价值”
一钱不值:有轻视鄙弃的意思(贬义);
一钱不名:形容贫困(中性)。
“不认真对待”和“不认真对待”
不以为意:重在不放在心上;
不以为然:重在不同意别人的意见。
“没有什么问题”和“没有什么问题”
百无一失:形容绝对不会出差错;
百无一是: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2)义近
义相近而用法有别
尽管有些习语的含义相似,但由于上下文不同,其用法略有不同。
例如:
“目眩”和“不知所措”。
前者是指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太多;后者是指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太多。后者表示要处理的人或事太多,接待处无法处理。含义相似,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前者更主动,而后者更被动。所以,“车子向着神农架山脉奔去,所有的奇峰怪岭都迎面而来,让人不知所措”只能选择“不知所措”。
类似的词包括“独特”和“独特”、“非常规”和“原创”等。
义相近而适用范围有别
例如:
“合谋作案”和“与朋友竞争作案”都是指坏人串通做坏事,但前者适用范围较窄,指的是少数人,而后者则指的是一大群人。人数。因此,在“这伙人相互勾结,干出各种坏事”这句话中,将“相互勾结”改为“与朋友相互勾结”这句话更为合适。
【模拟金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重庆合川区的三会天然石虽然没有云南石林那么壮观,也没有湘西红石林那么古朴典雅,但依然形态多样,别具一格。
B、他出生于一个书画家家庭。自幼随学习敦煌艺术的父亲游览莫高窟。他深受其影响,最终选择用线条和色彩来诠释生活。
C.没有任何东西不经过打磨就无法制成。一个运动员无论多么有天赋,如果没有教练员的精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他也很难超越自我,取得优异的成绩。
D、刘敬亭拜说书人莫厚光为师,虚心学习,完善了说书技艺。成为扬州评话大师。可以说,他比他的师父还要优秀。
【答案】A
【解析】
“独特”的意思是“在技巧和艺术上不寻常且巧妙”,不适用于自然景观。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付雷老师辛苦了,在一封家书里,他对儿子的爱溢于言表。
B.面对凶恶无比的歹徒,他保持冷静、沉着。他真是本色啊!
C、元宵节过后,节日气氛逐渐散去,人们又开始了又一年的工作。
D.这场足球比赛很精彩。双方都使出浑身解数,但最终比分仍维持在1:1。
【答案】B
【解析】
“忠于职守”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听了歌手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歌曲《——《天堂》,不禁让人心酸。
B、重庆的吊脚楼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每一根木柱、每一片青瓦都闪耀着山城文明的光芒。
C.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学生要直截了当,避免拐弯抹角。
D、他精心设计的极具创意的建筑模型在本次创新大赛中获得了大奖。
【答案】A
【解析】
令人震惊的悲伤:当我看到.时我感到悲伤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自然的智慧相比,人类的智慧显得黯然失色。
B、网上有消息称天然气要涨价,不少市民纷纷涌向燃气公司营业厅买气。
C、“最美新娘”李承欢的事迹感人至深,被兰州市妇联授予“3月8日红旗手”称号。
D、背诵经典对于提高学生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答案】B
【解析】“济济一堂”是指众多有才能的人聚焦在一起。
相关资讯
-
抛开2000余年来的偏见的句子(抛开2000余年来的偏见的成语)详细阅读
鬼谷子,兵家尊他为圣人,兵家尊他为鼻祖,兵家尊他为谋士,道家尊他为王禅祖师、宣威真人。《鬼谷子》两千多年来,为什么在很多人的眼里一直存在这样一种偏见,认为它充满…
2024-10-03 17:05:46 192
-
射灯的距离(射灯离物体的最佳距离)详细阅读
本文主要针对中考聚光距离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聚光距离的因素,包括光线亮度、光线角度、环境光强度、使用的设备等。还提出了相应的增加聚光距离的方法,包括调整灯具。使…
2024-10-03 12:46:45 98
-
中考常见成语及解释造句(中考常见成语及解释题)详细阅读
本文主要对中考习语进行总结,打破其常规使用方法,并从音韵转化、词义变化、意象转化和联想扩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高效、准确地使用中考成语。1、音…
2024-10-02 19:00:01 708
-
关于禁止青少年携带手机进入学校的条例有哪些(关于禁止青少年携带手机进入学校的条例)详细阅读
原标题:你对禁止青少年带手机进学校的规定怎么看?这两天,关于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话题的传播指数已达600。目前教育局也发布了相关制度,正在积极推动010-加…
2024-10-01 13:18:45 37
-
各类成语大全!快替孩子存下吧(这些成语你用对了吗)详细阅读
描写人的品质平易近人、大度、纯粹、纯洁毅力、毅力、废寝忘食、美食危难时刻堂堂正正、光明正大不屈、奉献、精疲力竭,即使在死后描写人的智慧知事如神,足智多谋,了解全…
2024-10-01 11:31:03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