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机构 2022年中考离现在还有多少天(距离2022中考时间)

2022年中考离现在还有多少天(距离2022中考时间)

教育机构 2024-08-19 15:26:00 996 教育网

高考结束了,但更重要的中考即将到来。由于全国不同省份的中考时间不同,考生的焦虑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有的地方距离考试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比如6月12日就要在重庆开考,而有的地方则要到7月份才开始考试,这着实让很多学生羡慕不已。

此次,肖战专门整理了全国各省市的中考时间,以及部分省市的考试科目安排。此外,除了分享考试技巧等实用信息,肖战还在文末准备了“惊喜视频”,考前给大家提个醒的同时,也希望能借此稍稍平复一下同学们紧张的心情,希望大家在最后的时间内调整自己的复习节奏,全力以赴地备战中考!”。

2022年中考离现在还有多少天(距离2022中考时间)

01全国各省市中考时间省份

考试时间(按先后顺序)

重庆

6.12-6.14

山东

6.13-6.15

四川成都)

6.13-6.14

安徽

6.14-6.17

江苏

台州

6.15-6.17

南通

6.16-6.18

苏州

6.17-6.19

宿迁

6.17-6.19

南京

6.18-6.19

云南

6.16-6.18

甘肃

6.16-6.18

江西

6.17-6.19

浙江杭州)

6.18-6.19

湖南长沙)

6.18-6.20

陕西

6.18-6.20

天津

6.18-6.20

新疆

6.18-6.20

湖北省武汉市)

6.20-6.21

山西

6.20-6.22

河北

6.21-6.22

北京

6.24-6.26

广西(南宁)

6.24-6.26

福建

6.25-6.27

海南

6.25-6.27

贵州

6.25-6.27

内蒙古

6.25-6.27

辽宁(沉阳)

6.25-6.28

6.26-6.28

吉林

6.27-6.29

宁夏

6.28-6.30

西藏

7.2-7.5

上海

推迟至7.11-7.12

02部分省市中考科目安排

湖北省(武汉)

浙江省

四川省(成都)

广东省

云南省

陕西省

河北省

03中考前必须注意这些!一、中考前注意事项

1、确定好考试当天行程

中考当天要做的事情很多,时间也很紧张。这就要求考生在考试前一天规划好为期两天的考试日程,做好准备、有序进行。按时间顺序安排阅读以下内容的时间。

早上起床时间吃早餐时间复习浏览考试内容的时间从居住地或学校到考点的出发时间,预计到达考点的时间中午吃午饭的时间中午午休时间中午时间阅读下午的考试内容晚上时间复习第二天的考试科目晚上根据以上9项休息时间。中考当天的行动计划已经完成。考试当天按此时间表行事,以便做好充分准备、有序进行。

2、考试前一天下午到所在的考点看考场:

计算从居住地(正常速度)骑车或步行到考点所需的时间,考虑“红灯”、交通拥堵等因素;

到达考点后,注意考场位置、卫生间位置、盥洗池位置、交通工具存放区和学校聚集地;

带少量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并检查交通工具是否存在安全隐患。3、考试前一天晚上:

准备第二天考试的物品:笔盒(不要乱七八糟,把写有字的纸等去掉)、钢笔(蓝色和黑色钢笔)、圆珠笔(0.5mm黑色笔芯)、铅笔(两端)削尖的)、圆规、三角尺、手帕或纸巾、冷却油等。

准考证应放在笔袋内,不得放在口袋或课本内(每次考试后必须放入笔袋内)。

吃完晚饭,可以再次温习一下知识点。4、考前生理准备:

考试前一天晚上早点睡觉,考试当天早点起床。早上一定要吃丰盛的早餐,但不要太油腻。饮食应清爽、可口、易消化吸收。

5、考前心理准备:成绩优秀的考生要记住:“天下无常胜将军”、“莫以一事成败论英雄”;成绩差的考生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6、中考当天早上,应有良好的心理暗示:如“我很放松,今天能正常发挥”、“我今天很平静,我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等。考试”等

7、浏览笔记、公式、定理和知识结构:主要浏览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或者记忆一些必须记忆的数据。

8、进入考场前:最好在考场外安静地独处一段时间。你可以在附近找个地方坐一会儿,或者再看一遍笔记,浏览一下知识结构。尽量避免聊天。

9、进场前,提醒自己做到“四件事”:一是保持“安静的心态”,二是增强“信心”,三是“集中精力”做题,四是“小心”在考试中。

10.不要专注于获得满分:特别是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专注于获得满分是一个禁忌。当然,你必须得到你应得的分数,并且敢于放弃你应该放弃的分数。如果有时间,可以再尝试一下暂时放弃的问题。

二、中考考试技巧

考试的心理活动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

(1)审阅题目,了解题目的条件和要求;

(2)回忆并再现相关知识;

(3)建立知识与课题要求之间的知识结构;

(4)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给出问题的答案。

在回答问题之前,您应该阅读整篇论文以了解整体情况。还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从头到尾认真、快速、准确地逐句读题。对于难懂的词或者关键词,要每一个词都仔细思考,反复思考。

需要:(一)认真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2)对于简单的题要认真考虑是否存在混淆因素,防止麻痹和低估;(3)对于疑难、不熟悉的问题,要注意冷静地分析问题本身。所提供的条件与要求之间的关系。

做题时要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再做困难的问题,以增强自信心。应该先做基础题,即填空题、是非题,然后是中级题,最后是综合题;或者先做自己擅长的题,然后集中精力做。问题。

有两种不良倾向要避免:一是心静不下来,心神不宁,不知道从哪个话题开始,浪费时间;其次,在某个主题上花费太多时间会影响其他主题。你必须能够回答尽可能多的问题,并且即使不确定也敢于写出来。试试运气总没有坏处。

最后,仔细检查。一定要检查试卷要求、检查答案思路、检查解题步骤、检查答案结果。切勿提前交卷。肖战温馨提醒大家,中考时间越来越紧了。同学们一定要努力解决问题,收集对中考有用的信息。除了掌握这些必备的考试技巧之外,肖战还特意制作了中考考场的原创音频视频,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体验一下坐在中考考场的感觉,会缓解一些实际考试当天的紧张情绪。

上耳机戳下面视频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