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机构 十四五 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和2021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征求意见稿))

十四五 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和2021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征求意见稿))

教育机构 2024-09-10 16:24:31 62 教育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未来五年和中长期发展的宏伟蓝图。全会批准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号文件提出了到2035年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并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作为教育“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牵头部门,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党中央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科学制定并认真实施教育“十四五”规划,为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强国开好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要立足顶层设计谋划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点、新要求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目标、新任务,谋划““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全局视野、战略视野、全球视野。在目标设计上,我们对标高质量,锚定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和2035年建设教育强国的长远目标,科学确定“十四五”期间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在发展理念中体现高质量,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发展理念,构建“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新格局。转变高质量发展方式,健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教育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实现发展方式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

十四五 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和2021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征求意见稿))

要从任务措施上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建议》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总体部署,明确措施,分类施策,系统推进。重点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遍发展,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鼓励高中学校多元化发展,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础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等紧缺人才。克服困难,更好调动各方积极性,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有效实践模式。深化职业与普通教育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切实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育增长点,创新教育服务业态,构建方式更灵活、资源更丰富、学习更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加快完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注入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要在改革创新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动力,用改革办法解决发展问题。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增强人民受教育程度感为重点,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合力,不断提高改革水平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努力扭转教育评价不科学导向,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教育评价体系,推动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职切实履行教育职责,推动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推动教师履行教书育人使命,促进学生德、智、体、艺、艺全面发展。身体技能。充分尊重依靠群众、依靠基层的首创精神,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推动顶层改革设计和基层探索互动,使改革思路、决策、措施落到实处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惠及人民。

要从资源配置上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实行“一不少、二只增不减”,深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改革,形成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教育投入体系和教育经费分配、使用和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全面加强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培训体系,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拓展高素质教师队伍。——优质教师资源,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深化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现代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化网络化智慧教育管理和服务,运用新技术探索教育教学和治理新模式,激发教育发展新活力。

要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教育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育高质量发展。只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教育高质量发展才有意义。要主动面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需要,优化区域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水平。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以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贸区、东北地区为重点,加快构建新时代教育发展空间点、线、面相结合,与东、中、西相呼应的图案。巩固扩大教育扶贫成果,立足教育振兴乡村、教育兴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活力。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推动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积极参与战略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新时代加快扩大教育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留学质量,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刘昌亚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党总支书记、司长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24日第1页页面名称:重要新闻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