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应事件是什么(南应学校事件处理)
南京应用技术学校事件有最新进展。5月22日,南京东方文理学院董事长、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王忠平、南京应用技工学校校长张静被南京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对办学过程中涉嫌舞弊的法律规定。两人还被发现存在严重违规招生等行为,导致部分学生和家长因学籍问题聚集。
王中平、张静因涉嫌诈骗罪被拘留。可以说,他们罪有应得。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厉惩罚。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如此大规模的虚假招生事件,绝不仅仅是涉事学校应承担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事件并不是南京应用技术学校第一次作案。2017年,南京应用技术学校因与招生中介签订违法合同而卷入民事纠纷,陷入被告席。法院判决书中明确提及其招生程序违反了国家强制性规定。此外,学校多次被举报存在违规招生行为,主管部门已要求其限期整改。
从后续事件来看,南京应用技术学校的整顿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虚假招生带来的巨大利润诱惑是一方面,监管部门监管缺失、反应迟缓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事实上,针对学校虚假招生行为的监管措施并不缺乏。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民办学校如有“发布虚假招生简章、广告骗取钱财”的行为,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取的费用,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幸的是,尽管严厉打击,虚假报名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翻阅相关报道发现,不少学生成为虚假录取的“受害者”。例如,2018年9月,江苏明达职业技术学院被曝进行虚假宣传、违规招生。数十名“五年一贯制”高铁乘务专业学生在学习三年后被学校要求转专业。除此之外,没有学生身份,套路和南京应用技术学校一模一样。
问题明明就摆在眼前,但为何监管部门却没有发现呢?恐怕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猎物太狡猾”。法律只能在事后追究责任。只有在活动前和活动中进行充分的监督,才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关部门除了追究违规办学者的法律责任、安置被骗学生外,还必须严肃追究监管不力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相关的事情,包括高校招生、宣传等,都要有高质量、经常性的监管,不能等到事情发生了才想到严格监管。
从这个意义上说,南京应用技工学校事件以及涉案学校实际控制人被刑事拘留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