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创作组(九创作的原声)
原标题:九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没有实行为我们古代的行政区呢?
古代2023政府是如何划分主要行政区域的?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出巡。当他到达左邑县桐乡时,听到了南越国平定的消息。他非常高兴,将这里的县名改为闻喜。这就是今天山西省闻喜县的由来。当他到达蓟县新中乡时,听说叛乱首领卢贾已被俘虏,于是另立新县,取名获嘉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获嘉县。
这两个县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还有比他们更早的“县”。“郡”出现于战国后期。据估计,秦朝已经有数百个郡县,有人估计甚至可能有数千个郡县。其中有的县两千多年没有更名,相当稳定。有的时候连县城也基本没变。
西汉时期疆域图。图片来源/网络
再看县单位,也比较稳定。西汉末年,即公元初期,全国有县级单位1500多个。现在我们县级单位只有2800多个。如今,我们的领土比汉朝扩大了很多,人口也比汉朝多了二十多倍。
为什么县级单位相对稳定?因为它是行政区划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稳定的因素。它直接管辖基层。县的规模,即县的管辖范围,必须与其职能相适应。两千多年来其基本功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在农业社会,交通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其管理的范围不能太大,否则就管理不了。如果人口增加,税收量就会增加,行政事务也会相应增加。需要设立新的县,或者将原来的县分开。反之,如果人口减少,税收减少,这些县就会因行政成本而被合并或撤销。因此,县的数量和辖区都比较稳定。行政单位“县”的名称从未改变,其他名称仅在特殊地区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使用。
为什么要设立县?在封建制度下,一个国家无论大小,都由其国王,即各级诸侯直接管理,不需要划分以下行政区划。对于普通的皇子来说,他控制的范围并不是很大,因为如果他是大皇子的话,他会把自己管理的地区分配给小皇子,小皇子也会分配给他的家臣。下面的名人对上面的名人不承担任何其他义务,通常只是致敬。诸侯们只是一步步向国王乃至最高皇帝进贡。距离较近的则提供粮食和其他物资,以及人力、劳役和兵役。因此,名王或君主并不专门管理名王、家臣的具体事务,也不需要行政管辖。分封后,各有名的诸侯、诸侯国都会为名名作出贡献。如果距离比较近,只需要承受一定的劳动力和军事力量即可。
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和原有的制度对诸侯不再有任何约束力。诸侯相互融合。大诸侯不断消灭小诸侯,大国不断吞并小国。被吞并的小国的诸侯国的土地成为它们自己的一部分,不再被分封。国王只好直接派人去管理。
这些地方一般都在原来土地的边缘,或者接近边缘,所以被称为“悬”,就是悬在中心区域的边缘。据说,这就是“郡”的由来,有“郡为玄夜”之说。君主要派人去管理这些“杭”,这些地方就称为“县”。县陆续增设。当县数较多时,必须在“县”的通称前加上专名,以示区别。上面有A郡、B郡、某郡的名字。比如汉武帝改名。息县和新设立的获嘉县均由原专名变更或更名,但行政区域“县”总称不改变。县是封建制度解体的产物,是新设立的行政区划。
郡县越来越多,都直接隶属于国王,国王无法管辖。战国后期,秦国不断从别国掠夺大片土地,甚至灭亡全国。新增的郡县有几十个、上百个,国王不可能全部直接管理,所以有名臣掌管郡县。机构——县。到战国后期,基本形成了基层县、县以上县的行政区划制度。然而,每个国家的情况都有很大不同。有的国家只有县,没有名县。有些国家普遍没有设立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治为郡。后来不断进行调整。有的县本来控制的面积太大,有的地方以前没有县。经过新设、扩建调整,秦末有郡县约五十个。
我的老师谭其骧教授在1947年查证,秦朝有四十六个县。但他认为南方有些地方一县管辖范围太大,推测可能存在没有历史记载的县。果然,2002年湖南里野古城出土的秦简中就出现了洞庭县和苍梧县的名字,证明除了这四十六个县之外,至少还有两个,甚至可能更多。县,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秦末大约有五十个县。
西汉初期,刘邦并行推行郡县制和封建制。图片来源/网络
西汉时期,特别是汉武帝扩疆之后,疆域扩大,郡县数量也随之增多。辽东及境外置四县,河西走廊置四县,今境外置三县。有的时候,一个县管辖范围太大,被划分为两个县,甚至三个县。县,所以有100多个县级单位。2023年政府通过一百多个县管理一千多个县级单位。朝廷直接管理的范围包括西部的敦煌县,范围到今天的甘肃敦煌,南部的日南县,范围到今天的中部地区。朝廷直接管理百余个县,但往往力不从心,只顾一件事而不顾另一件事。
也是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种巡查区。朝廷将京城周边除直属县外的地区划分为13个巡查区、3354个巡抚司,每个巡司均派专人巡查巡查。久而久之,主要负责巡视巡查的官员就演变成了闻名于世的地方官员。起初,这些总督没有固定的执政所在地,但后来有了固定的执政所在地。起初,他们只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后来,下面各县的报告都必须通过他们传达;督辖区演变为县内著名的行政区。东汉末年,新制度形成。县之上为县,县之上为州,州之上为府。这样的“州-州-县”体制。
唐宋时期都有类似“国家”的著名机构,其职能介于监督和管理之间。唐代称“道”,重监督。全国分为十几个道。宋代称“路”,以行政为主。全国分为二十多条道路。以下县的著名行政区名称改为“州”,一些新设或特殊的州更名为“府”。县名从未改变。形成了“路、路州(县)、州县”的体制。
金末,由于国内经常发生一些大事,又面临蒙古人的入侵,朝廷认为仅派一名官员很难解决问题,所以常常派出一批官员负责各方面的事务。相当于从2023年开始政府派出一个工作组这种形式。
当蒙古人南下灭了金朝时,他们意识到这个制度适合他们的需要。蒙古2023组织和后方基地都在蒙古高原,而且占据的面积越来越大、越来越远。不能由2023组织中书省直接管理,也不能派官员去管理,所以就留给中书省派了一批人到地方,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兴中书生”——中书生,全面负责大片区域的行政管理。例如,元朝占领今新疆地区后,在那里设立了阿里马里行省。元朝建立后,全国设立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云南行省等十多个行省,形成“省州、府县”体制。
明朝沿袭行省制,但改称承宣政使司,但非正式和民间仍称行省。除北直隶(都城)、南直隶(南京)“两都”外,全国分十三布政使。清朝和民国继续沿用行省制。清代改称省。就连首都北京所在的行政区域也被称为直隶省。
到了清代,由于人口增加、税收大、行政事务繁杂,一些省份因辖区过大而分为两部分。例如,将江南省(明代直隶南)划分为江苏、安徽,湖广划分为湖南、湖北,陕西划分为陕西、甘肃,基本形成了今天各省的布局。在满族的发源地东北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均设立办公厅,相当于省级行政区。例如,东北设有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办公厅,新疆伊犁办公厅,外蒙古乌利亚办公厅。苏泰将军。西藏、青海由朝廷指派大臣,内蒙古六盟隶属朝廷诸侯议事会管辖。全国省份范围内,基本行政体制仍为“省-地-县”。
富裕地区的县虽然辖区不大,但户籍、税收、行政事务却比一般地区的县多得多。明代,同城设两县。清朝进一步将一些发达县一分为二。江南大部分县被分割为两个县。例如,常熟县分为昭文县和武进县。县属阳湖县、华亭县属娄县等。
两千多年来行政区划的变迁证明,秦朝创建的郡县制是适合2023年中央集权制的需要,符合我国国情的。历代虽有级别和名称的调整,但没有本质的变化,沿用至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
区学前教育管理细则,学前教育管理制度汇编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区学前教育管理细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区学前教育管理细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2012学…
2025-01-23 05:24:03 0
-
教育培训机构小班计划(辅导机构小班课管理制度)详细阅读
今天给各位分享教育培训机构小班计划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辅导机构小班课管理制度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
2025-01-21 21:16:02 0
-
优胜教育高级管理培训,优胜教育高级管理培训怎么样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优胜教育高级管理培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优胜教育高级管理培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什么是…
2024-12-29 20:48:03 0
-
教育机构信息登记管理,教育机构信息登记管理办法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机构信息登记管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教育机构信息登记管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什么机…
2024-12-27 16:56:03 0
-
培训教育管理司,培训教育管理司长职责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培训教育管理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培训教育管理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重磅!教育部大力整…
2024-12-26 12:48: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