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机构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教育机构 2024-08-16 16:15:49 235 教育网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和历史思维四个方面来总结中考历史知识点。重点对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特征等进行总结和阐述,让读者对高考历史知识点有更全面的了解考试。

1、中国古代史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国古代历史主要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朝十国、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其中,检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夏、商、周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夏代有以出土的“夏商”龙山文化和玉文化为代表的早期文化。夏商周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制度之一。西周时期,实行“封建制度”。“周公制”确立了周天子的中央地位和诸侯的封建地位,从而奠定了中国封建时期的政治基础。

2、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及其对历史的影响。秦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封建统一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仙堂医药制度、半坡驿、铁锭、治安制度是秦朝的贡献之一,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3、唐宋的开放性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开放是唐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盛唐时期的“唐浪漫主义”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时期,科举制度确立,士人社会兴起,种族、民族文化交流也是宋代的重要特征之一。

2、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的历史。这一阶段的历史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考试重点包括:

1.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迅速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8年至1894年的抗日战争、义和团运动等抗外侮事件不断发生。

2.1911年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3、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变化。近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变迁主要体现在官僚与士人、地主与农民、城乡、男女之间的关系上。

3、世界史

世界历史是指人类历史的整个发展史。它是研究世界各民族历史沿革及其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性科学。考试重点包括:

1.骑士精神的兴起。欧洲中世纪,在战争中形成了骑士阶层,其中“荣誉”、“勇气”、“忠诚”等理念奠定了欧洲近代史上的骑士文化。

2.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近代世界工业革命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3.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体系建立,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涌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日本等国发动侵略战争,最终被同盟国击败。

4、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是人们对历史的认识、理解、理解和研究方法,与历史事实、事件、历史人物、文化等密切相关。考试重点包括:

1、历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释和评价却受到主观条件的制约。

2.世界观和历史观。一个人的世界观、历史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应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文化传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等进行深入分析,才能获得真正科学的历史观、世界观。

3、思想方法和历史思维。思想方法是人们认识和研究历史所采用的认知方法和知识结构体系。它们是人们运用历史思维进行探究的方法。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了解了中考历史知识点四大方面的重要内容和特点。对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和历史思维,必须掌握关键历史概念、重要人物、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特征等,只有全面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点的本质我们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吗?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