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去物质化(建筑物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主讲人:张玲玲讲座地点:《建筑师》杂志社“天佐奖”学术讲座讲座时间:2022年4月
张琳玲,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沉阳建筑大学天座建筑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建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会长、常务副会长;《建筑学报》《建筑师》《新建筑》《城市环境与设计》《中国建筑教育》《光明日报》《光明日报》010-30000编委杂志。资料图片
建筑文化是人类从事建筑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体现了人类对社会风俗、思想意识、伦理道德、技术水平的整体认识。建筑不仅是建筑文化的载体,而且超越了建筑的范围,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场所”而存在。与其他文化不同,建筑文化不是纯粹的精神产物,而是与其物质载体密不可分。
因此,建筑文化的内在价值只能通过外在形式的“物化”来揭示,而建筑创作则是使其变得可见的必要途径。建筑文化从文化认知、理解到呈现,需要一个创作思维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建筑文化完全被动的表达,而是同时融入了创造新价值的主动性。在建筑文化“物化”的过程中,建筑师承担了行动者的核心角色,肩负着表达传统文化、回应当代文化的重要责任。
我们讨论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建筑文化问题,从增量开发到存量更新。过去几十年,我国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增量建设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城市建筑缺乏特色的问题。这些现象的发生源于我们有时将建筑创作视为简单的产品制造,导致一些地方的城市景观呈现出碎片化的拼贴感,最终导致无法有效建立具有精神传承的当代建筑文化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回归到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梳理和探索。中国传统建筑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空间理念和建造体系。从建筑哲学到象征意义,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文化意识。对于这些物质和精神的历史积淀,建筑师需要在当代语境中做出有效的回应。
我这里强调的建筑文化的“物化”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需要从肌理格局、空间意向、形式原型等多个维度思考文化传承的可能性,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选择不同的材料。应对策略应融入建筑师的创作理念中。
辽东湾城市文化展示馆项目,红管内的城市中庭。资料图片
图1信息图片
图2信息图
延续与重构:历史建筑格局的重生
历史建筑是传统建筑文化最直接的载体。但历史建筑建造时所满足的礼仪规范和功能要求,经过多年的变迁,已基本不复存在。它们原有的实用价值逐渐下降,已经不再满足当代的功能需要。同时,时间也赋予历史建筑持久的精神价值,最终引发历史建筑当下实用价值与精神价值之间的价值转化。
然而,由于对这种价值转换认识不足,历史建筑在现实语境中的不当利用很容易损害其精神价值的表达。目前,对于城市历史建筑遗存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错误态度:要么因故被拆除重建,含有历史信息的实物永久消失;要么因故被拆除重建,其中蕴含历史信息的实物永久消失;事实上,它已被改造成文物供后人欣赏。我认为这两种态度的错误在于,他们没有把建筑文化视为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生命体,而只是将其视为实现某些片面价值的工具。
比如,近代某个地方的一个旧火车站的历史变迁,就反映了我们城市建设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这座古老的火车站于20世纪初建成后成为当地重要的交通枢纽。从建筑规模来看,它是当时顶级的火车站。火车站建筑由外国建筑师设计,采用典型的新艺术风格。风格,这是20世纪初国际建筑界非常“时尚”的设计风格。其建筑造型和装饰构件大量采用曲线元素。从入口山墙、中央大窗到柱头细节,都采用了流动自然的线条,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庄重性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创新性。历史文化价值。如此大规模的新艺术风格建筑实属罕见,体现了当时当地独特的建筑文化。火车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几十年后,旧火车站因无法满足客流量的大幅增长而被匆忙拆除。其中所蕴含的丰富而真实的文化信息,只有从历史图画中才能获得。并在照片中找到。近几年,当地车站按照旧火车站的风格进行了重建。不过,无论他们当年的造型和细节模仿得多么仔细,从我的观察来看,在风格上只能说是一种准主题公园式的模拟。缺乏历史深度。换句话说,当我们需要表达当代文化时,我们再次创造了一个不合时宜的、不真实的历史景观。
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文化需要积极融入当代生活,同时延续其历史价值。一方面,需要恢复其空间格局和物质遗存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需要重构其功能逻辑,使其成为城市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2020年,在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苏州古城保护建筑设计工作营中,我们参与了苏州大新桥巷三宅的保护更新设计。这三户民居是清代民居。它们位于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东临平江路商业街,西临当地重要世界文化遗产“情侣园”。虽然地处城市核心区,但该区域整体空间与外界封闭,导致外部街道缺乏活力,荒凉。而且,经过多年的住宅区划分和违建,原来的三户大宅已经挤满了二十多户人家。布局的混乱和碎片化可想而知。文化的精神价值和建筑的实用属性都丧失了。展示。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更新的设计中提出了“回归一”的概念,不仅从表面意义上考虑了三个住宅的融合,也将封闭的建筑回归到了城市,回归了混乱的布局。回归到最初的纹理以及将一个为私人服务的空间归还给不同人群的三重意义。为了让封闭的建筑回归城市生活,我们提出了“回归城市”的策略。将原本独立的房屋视为一个整体,将其定位为向公众开放的城市客厅和民宿空间,作为激活整个大新桥巷区域活力的催化剂。第一个策略是基于历史与现状的比较,将面向城市的实体墙打通,赋予其封闭、单调的感觉,使沿街空间变得开放,与城市互动;然后在中间的房子里设置一个退台。街道入口也可以作为行人漫步时具有公共属性的休息空间。第二个策略是利用中宅相对完整的庭院空间序列作为进深方向开放的公共空间;将原来内向的空间转变为公众共享的聚集场所,并打造一个容纳文化展示和表演的体验空间(图1)。
为了让混乱的格局回归到原有的城市肌理,我们提出了“回归城市”的策略。通过文献查阅和现场勘察,我们拆除了私人建造的部分,并尽力恢复建筑原有的布局,使其与整个古城的空间氛围相契合。在此基础上,我们重新整理了三间房屋的空间格局,形成了“三堂三厅”、“三廊五巷”、“九院十八井”的造型,使历史空间的魅力得以体现。适当的时候可以重生。满足“三房合一”的一体化需求(图2)。其中,“三厅三厅”构成建筑群内的分布空间,分别作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空间节点;“三廊五巷”构成内部交织的交通结构,形成具有传统意义的出行空间;“庭院十八井”构成了空间的使用单元,保证了无论大小的房间,都设有天井或庭院。这不仅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也是传统居住体验的回归。
为了让私人居住空间回归多元化人群的共享,我们提出了“回归于民”的策略。通过分析现有空间的特征,不同类型的空间被赋予不同的功能定位,从而吸引多样化的人群活动。三栋房屋中,面积较大、较为规整的中屋作为开放的城市客厅,服务于内部和外部的人,适合不同的城市活动场景;西翼空间更加自由灵活,作为普通游客的四合院。形成户户都有庭院的格局;东翼面向家庭游客,家人可以共享上下空间和独立庭院,获得体验和乐趣;中室和东翼之间狭长但高的空间是面向年轻游客的。通过水平楼板的重组和分割,形成灵活的内部布局,凭栏远眺苏州。
以历史建筑为文化附着物,通过更新改造积极介入有序组织,使历史空间格局得以再现,传统建筑文化得以凸显,当代生活方式融入历史空间。我们认为这是在历史建筑中“物化”文化的有效途径(图3)。
图3信息图
图4信息图片
传递与共鸣:当代建筑的空间归属
建筑文化的意义在于构建居住者的情感认同。这种身份不仅以建筑语言作为物质形态外在表现,更以独特的空间组织方式作为其精神内核。在当代城市中,如何通过建筑文化的“物化”向人们传递文化信息,是打造具有归属感的建筑的关键。具有归属感的建筑可以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感受到在空间中漫游的文化情趣,在时空行为过程中体会到空间的文化价值,用场所唤起传统空间带来的共鸣氛围,形成文化认同。
相对于复古建筑语言所体现的肤浅的中国性,我们主张通过空间的营造来传承建筑文化。这就需要研究空间设计中的时空行为特征,通过空间秩序的建立引导人们在其中行走,逐步理解和认识空间的内涵和文化意义。
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可以说是在本土文脉中探索建筑创作的典范。该建筑毗邻苏州古城忠王府和拙政园。如何处理好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关系是设计的关键。贝先生的设计充分考虑并尊重该地区的历史建筑。以底层展厅和地下展厅为主体体量,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尽量不让博物馆建筑对环境产生压迫感。在空间组织上,贝聿铭放弃了传统博物馆空间的大空间组合,采用了以庭院为核心的建筑格局。苏州博物馆延续了传统的苏州宅院里外相融的做法,用内敛的性格营造出安静内敛的观赏体验。虽然没有复制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但庭院里的小桥、静水、亭台楼阁,都体现了苏州文化的精神内涵。尤其是拙政园的围墙下,片状假山剪影层层叠叠,组合成一幅山水画的形象(图4)。这种技术在传统园林中是不存在的。贝老师采用了比较现代的三维构图方法,实现了传统意境的转译和表达。建筑形象的塑造既有传统坡屋顶民居的抽象,又有现代意识的几何操控。形式的处理绝不局限于建筑风格的简单模仿和继承,而是明确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语言。错落有致的坡屋顶组合与苏州古城丰富的屋顶肌理融为一体,材质的对比体现出时空的跨度和互补的意趣。这样的空间组织和形态处理,体现了对苏州建筑文化的挖掘和诠释,中国的人文传统得以在建筑中得到延续和弘扬。
身份与归属:公共建筑中的记忆凝结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来说,建筑文化需要以更加抽象的“物化”方式呈现。城市建筑作为城市记忆的物质载体,具有长期历史演变的形式特征,承载着城市历史、民族、习俗等复杂的社会因素。我们认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可能会发生形态的变化或风格的演变,但传统建筑形态的原型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却可以作为一种精神上的“集体无意识”得以存续。因此,它具有永久的文化价值,不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失。
而我们可以通过抽象原型的“物化”,让建筑作为城市的丰碑长久存在,从而在几代人的共同经历中唤起集体记忆。
意大利建筑理论家阿尔多·罗西提出了城市“纪念碑”的概念:城市纪念碑作为不断发展的城市中相对不变的元素,往往是核心公共空间,位于城市的节点位置,容纳重要的城市活动。罗西认为,纪念碑可以超越经济规律,比普通建筑更长久。他强调了时间连续性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功能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或消失,城市纪念碑的空间和形态仍将继续存在,承载着城市居民的历史生活记忆和记忆。行为痕迹构建了集体的认同感。城市纪念碑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空间和场所,而且从建成的那一刻起就承担着将历史带入未来的责任。通过构建抽象的精神,我们聚集了空间的记忆和归属感。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土木建筑堪称一座穿越时光、凝聚集体情感的“丰碑”。对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的学生来说,这座历经百余年的建筑是他们记忆中永恒的精神家园。民用建筑是一组四面围成的方形庭院建筑。它是一个完整的庭院,由上个世纪的多次增建而成:从1906年新艺术风格的俄罗斯领事馆,到1920年建成的旧校舍,再到1926年的扩建。礼堂是古典风格的主要建筑。1953年苏联专家彼得·斯维利多夫教授设计的复兴风格,民用建筑的方形庭院格局已基本形成。土木建筑的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满足功能的教学空间。从早期的建设开始,就体现了一座城市纪念碑的气质,风格刚劲有力,又不失优雅。
图木楼内高度包容的空间容纳了丰富的场所记忆,其中超出日常使用需求的宽阔走廊最具代表性。建筑师主动采用了近4米宽、层高4.2米的连廊,形成了方形的空间断面。大的连廊空间激发了建筑系学生的想象力,并赋予其灵活多样的使用方式,使其成为土木工程建筑中最具兼容性的复合空间。简单来说,交通空间可以兼容交流、体育、展览、聚会、讲座等各种活动。它扩大了土木建筑的空间维度,增加了人们活动的交集。它已成为学生在校和毕业后最常使用的空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上下层楼梯也采用超标准尺度,与走廊一起形成非正式的舞台空间,也是公共论坛的首选场所。对于建筑学的学习来说,土木工程建筑是一个绝佳的利用场所,也是建筑教育的极好的实践教材。
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来来去去,时间让建筑成为文化。周围的城市面貌悄然改变,校园生活方式悄然改变,但土木建筑作为城市的丰碑,依然守护着建筑学子们的青春故事,让他们闪回记忆中的碎片。随时空间,保留当年的鲜活记忆。激情和理想。
这样,纪念碑的形式成功地超越了时间,传递了城市文化的核心秘密,在城市的变迁中保留了文化基因。
如果说古代成功的城市古迹无意识地延续了城市的文化和集体记忆,那么当代语境下建造的古迹则需要我们主动塑造具有原型特征的抽象形式,以便更好地表达建筑的集体意志,从而在未来多年的建筑体验、使用和变化中保留建筑最内在的精神,将跨时间范畴的空间记忆交织在建筑中,内化为城市的文化共识并传承下去。
罗西设计的圣卡塔尔多公墓也是对城市古迹理论的恰当诠释之一。该墓地位于意大利摩德纳市,遗址东侧现有一座犹太墓地。罗西延续了东侧墓地的空间结构,用超长的斜屋顶建筑围合了整个墓地,强烈的南北轴线创造了具有纪念意义的空间序列。中轴线从纪念碑入口处的方形纪念堂成排向北侧的圆锥台形纪念塔逐渐升高。设计中大量运用了柏拉图式的几何形状,极其抽象的形式描述了死亡所代表的时间和永恒的凝固。罗西所采用的形式并不是现代主义的抽象,而是继承自古典文化的形式原型,让建筑的本质得以呈现。罗西对城市古迹的空间处理既没有再现传统建筑文化的风格,也没有采用传统的材料和建造方法。相反,他用极简的原型抽象来调动人们内心深处的集体思想,唤起深层的文化共鸣。
辽东湾城市文化展示馆项目荣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金奖。这也反映了我们当时设计实践中对城市古迹的一些思考。本项目设计考虑到建筑基地位于文化核心区多条轴线的交汇处,将其定位为城市整体空间中的一座“丰碑”。以此为契机,通过加强建筑在区域文化空间的辐射力,凸显建筑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价值。在形式和空间处理上,建筑对文化的“物化”着眼于中国文化的宏观层面。通过诠释中国传统纪念性建筑,借用“天圆地方”的理念,形成“圆嵌方”的纯粹空间组合,力求打造一个有精神内核的城市场所。沿轴线步入建筑立方体后,进入的不是物理空间,而是一根空荡荡的红色管子,一个开放而有仪式感的城市中庭。南北方向的开口将视线沿着轴线进一步延伸,通过“借景”将远处的风景融入到建筑中。人们沿着“红管”的坡道移动,变换着风景,体验着穿孔板所展现的多样表情。这不仅是建筑的仪式空间,也是公众聚集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客厅(题图)。建筑选择红色源于对身份文化的思考。在华人世界,红色比其他颜色更有文化内涵。同时,红色也是对辽东湾自然景观和当地独特的“红海滩”景观奇观的抽象,从而赋予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通过上述一系列对古迹的探索,建筑被塑造成为一个可以凝聚文化共识的场所。建筑本身已成为最大的城市文化展示和多层次文化圈的抽象体现和表征。建筑空间的体验也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建筑作为文化载体的最好诠释。
建筑作为公共空间,需要具备凝聚集体记忆的空间品质,能够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再现场所的永恒意义。甚至可以超越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更大地域的人们中产生文化共鸣。原型的“物化”方法要求建筑师具有历史的眼光,探索隐藏在文化场域中不变的人文元素,提取那些代表集体场所体验的空间原型,并与场所呈现一定的情感联系,使其成为城市空间不再只是物理实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具有集体记忆的场所。
结论
如何实现建筑文化的传承与表达,从建筑师的角度来看,建筑文化的“物化”是凝聚文化共识的关键一环。这种“物化”在不同的背景下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在历史建筑中,可以按原来的格局进行修复和整理,回归城市生活;在当代建筑中,建筑文化可以通过庭院和花园空间的组织来发现。感觉;通过对公共建筑原型的抽象,凝聚集体记忆,获得文化认可。
人类生活在天地之间,需要空间的保护和灵魂的归属。建筑创作的“物化”过程,实际上是将文化沉淀为物质,在精神体验中体现文化,最终创造出一个满足身份和归属感需求的家的过程。
010-30000(2022年7月23日第10版)
相关资讯
-
亚洲式家庭教育(亚洲家庭文化)详细阅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亚洲式家庭教育,以及亚洲家庭文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家长教育孩子方式有哪几种类型?
2024-12-20 11:24:03 0
-
家庭教育弘扬哪些文化,家庭教育弘扬哪些文化内涵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弘扬哪些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弘扬哪些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传承好…
2024-12-15 15:24:07 0
-
学前教育传承优秀文化,学前教育传承优秀文化的意义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教育传承优秀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学前教育传承优秀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如何在…
2024-10-14 18:43:24 0
-
文化周末报(《文化艺术报》)详细阅读
西安市“史上最严整治培训机构”10家停止招生34家停止办学关了培训机构,真的能为家长、孩子减负吗?1993年推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后,各类培训机构开始涌…
2024-10-04 00:55:55 87
-
安徽建筑大学的建筑专业全国十几名(安徽建筑大学主打专业)详细阅读
一、院校简介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始建于1958年,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学校是安徽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
2024-10-03 23:11:54 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