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节日(中国古代史的所有节日)
1.春节:这个节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正等,现今采用公历后称为春节。春节的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另一方面是祝愿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主要与农业有关。舞龙是为了取悦龙神,带来风调雨顺;舞狮起源于毁坏庄稼、残害人畜的可怕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燃放鞭炮、贴春联、放龙灯、舞狮、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广泛流行。
2、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又称正月半、上元节、上元节、上元节、上元节、上元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代。元宵节的习俗有观灯、包饺子、敲新年鼓、迎厕所神、猜灯谜等。古时候,元宵节晚上有燃灯表演的习惯,所以它也被称为元宵节。
3、SheDay:是农民祭祀大地神的日子。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就有了秋社。春分前后为春社,秋分前后为秋社。这一天,村民们聚集在图图庙,准备酒肉祭祀神灵,然后举行宴会。
4上巳:相传,3月3日是黄帝诞辰。自古以来,中国有“二月二日,龙抬头;二月二日,龙抬头”的说法。3月3日,轩辕诞生。古时将三月初一巳日视为上巳,汉代则定为节日。后来又增加了宴会、临水郊游的内容。
5、寒食:清明前两天,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寒食节期间,人们三天禁火。由于寒食的时间与清明相近,后人便将寒食习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6、清明节:农历3月上半月,阳历每年4月5日、4月6日。此时,天气渐暖,风和日丽,习俗是扫墓。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栽柳植花等。
7.端午节:端午节意味着一年的开始。端午节原本是农历正月中午举行的仪式。由于“午”与“午”读音相同,所以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端午节。一般认为,这个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香包、插花菖蒲、斗草药驱五毒等。
8、七巧:又称七夕节。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河的牛郎后,云锦的织造就有些缓慢了。天帝大怒,将织女赶了回去。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晚上,两人只能在喜鹊搭建的桥上见面。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时,妇女们在庭院里摆设五彩缤纷的酒、蜜瓜果,乞求技艺(乞求编织、刺绣的技艺)。
9、中秋节:农历八月为秋季,八月十五为八月,故称中秋节。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拜月的风俗。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拜月、观潮、吃月饼等。
10重阳节《易经》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风清月明,故有登高远眺、赏菊赋诗、饮菊花酒、栽茱萸树等习俗。
11、十二月:十二月是我国古代祭祖、祭神、庆丰收的传统节日。年底祭祀诸神,称为腊月(故十二月称为腊月)。古时候,腊月初八,村民们敲起细腰鼓,扮作金刚战士驱赶瘟疫。有吃红豆粥、祭祖等习俗。
12、除夕:一年中的最后一天称为除夕,那天晚上称为除夕夜。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在打扫干净的屋子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欢聚一堂,吃年夜饭。人们常常通宵达旦地喝酒聊天、猜谜语、下棋、玩乐,这就是所谓的“熬夜”。
相关资讯
-
原创 朱元璋当年做的一个决定是什么(原创 朱元璋当年做的一个决定作文)详细阅读
原标题:朱元璋的一个决定,传播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俗话说,月圆之人重逢。每年的中秋节是合家欢乐、团圆的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
2024-09-26 02:32:34 486
-
2018 ipad pro(2018年农历阳历对照表)详细阅读
2018招生简章西安市未央区职业教育中心(010551)招生热线029-86255084学习学校简单的之间未央区职教中心是一所创办于1984年的公办职业学校,先…
2024-08-13 10:18:10 122
-
中国古代的节日(中国古代史的所有节日)详细阅读
1.春节:这个节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正等,现今采用公历后称为春节。春节的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另一方面是祝愿新年快乐、五谷丰登、…
2024-08-06 17:59:05 636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翻译(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详细阅读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在赤壁看不到月亮“徘徊于斗牛之间”原件2021-08-2017:27·广百松斋昨天,8月19日晚,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一起出现在南…
2024-06-14 01:20:53 438
-
老 北京的春节(老北京春节有什么特色)详细阅读
摘要:为您全面盘点老北京的春节习俗。毫无疑问,春节是众多传统节日中最有凝聚力、最热闹的节日,海外华人也都过春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老北京春节习俗一览。希望对大家有…
2024-05-28 15:46:28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