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机构 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体会(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区别)

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体会(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区别)

教育机构 2024-08-26 04:16:17 961 教育网

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新重点、新主题。从这一发展的逻辑来看,可以分为历史、现实、理论和实践四个方面。从历史逻辑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是我国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支撑立德树人发展目标的召唤。时代的。从思想现实逻辑看,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需要,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理论与现实。从理论逻辑来看,职业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一切,无论是目标、主体还是内容,都与专业课程有着内在的联系。从实践逻辑来看,高校要实现更高的德育水平、打造高层次人才体系、完善“三育人”格局,就必须着眼于德育工作的建设和发展。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转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到“职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分析

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体会(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区别)

从历史逻辑上看,这一变化符合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要求,也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这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首先,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孕育期。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来,高校思政课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2016年,《意见》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要求,即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限于思想政治课程,而各课程要承担起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在这一号召下,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始开展“课程思想政治教育”。2017年,再次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十大教育体系”,全面落实“三成教育”格局。这五年的发展,是职业思想政治观念产生的孕育期。其次,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设立时期主要是在2018年,通过重大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专业教学中。设计,就是围绕这个目标。扩大教育。这一阶段,明确了立德树人的具体要求,并延伸到高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最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的实践期也从2018年开始,通过文件的下发和会议的强调,要求专业课程的发展必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政治内涵和核心。

从现实逻辑看,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正当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培育成果来看,思想政治课确实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教育肤浅、教学过于正规、案例过于陈旧、缺乏评价标准等问题。因此,单纯依靠思想政治课是很难达到修身养人的目的的。同时,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特点。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树立系统思维,从各个层面入手,确保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具有高水平的质量。特征。

从理论逻辑看,当前,职业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即实践先于理论。本文认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引入课程视角,而是从专业视角进行思政课程建设,按照专业系统教学框架整合课程思政内容。从而保证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高校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必须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框架,组织好各级各类活动,确保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教育齐头并进。让三者有效衔接,让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作用。

从实践逻辑来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高校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围绕这一要求推出相关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探索职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并在发展职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认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并采取相应措施,更好地落实实践。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后者并不是取代前者,而是两者共同规划布局,同时实施,使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一体化建设、相互促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

重点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转向“职业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在组织体系协同建设中,高校要深刻理解“三轮育人”理念,才能落到实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三育人”目标下高校教育改革实施的关键举措。同时,要充分发挥三全教育的引导作用。高校开展教育事业,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各院系作为思想政治课程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不仅要学习指示精神,更要做好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教师作为课程思想政治和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必须履行好自己的教书育人使命,做好学生的全面培养。此外,学校、学院还应将课程思想政治和专业思想政治建设成果纳入对学院和教师的考核,制定具体奖惩措施,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其次,在师资队伍协同建设中,高校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引领作用,构建复合型育人体系。只有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才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一方面,专业课程教师是直接教育学生的群体,也是课程思想政治和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因此,专业课程教师的教育思维和能力非常关键,也是课程思政教育向专业思政教育发展的重点。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实现自身转型,保持专业知识。通过展示自身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树立高尚品格,增加自身修养。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也应建立联系,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融入到教学中。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时。此外,高校还可以引入社会导师制度,让学生不仅能在校内获取知识、提高素养,而且在校外也有育人的渠道,为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最后,为了教育文化的协调发展,高校应充分挖掘思想政治要素,改善校园育人环境和氛围。无论是专业教育的发展,还是思政课程的设计,都需要融入大量的思政元素。因此,高校必须深入挖掘自身所拥有的思想政治元素,并将其更加巧妙地融入到课程中。同时,挖掘思想政治要素是一方面,将其融入到教育过程中也非常重要。对此,首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从多个维度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教育元素。其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引入课程建设所需的思想政治要素。最后,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价值,将其与校园、学科文化相衔接,实现从社会到校园的教育文化氛围建设。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