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机构 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专业和就业对口率)

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专业和就业对口率)

教育机构 2024-09-02 23:37:06 161 教育网

就业率98%,专业匹配率92%。技校招生还难吗?

半月谈记者陈刚李亚男刘晓

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专业和就业对口率)

技术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半月潭记者走访陕西技工院校了解到,在政策推动、产业需求、市场牵引、竞争促学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技工教育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但与此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监管下的技工院校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隐性障碍。

政策红利+市场蓝海,催热技能教育

在陕西建筑技师学院世界技能大赛管道供热专业培训基地,年轻的面孔忙碌而忙碌。今年18岁的董孟浩,用力挥动绞盘,穿金属管。他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说:“我从山东菏泽到陕西上技工学校,被学校选拔后,正在积极备战世界技能大赛。”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定于今年10月中旬在上海举行。在陕西多所技工院校,各级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氛围浓厚。一大批像董孟浩这样的17岁、18岁的年轻人正在练兵,准备在世界大赛上一展身手。“如果你进入世锦赛决赛前十,你很快就会被高薪公司抢走。”陕西汽车技工学校校长李亚平说。

西安技师学院院长冯小平表示,近年来,国家启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陕西省先后评选出“三秦工匠”、“首席技师”,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明显改善。同时,制造强国战略和产业智能化升级,给技术教育带来了广阔的蓝海,让工匠和人才改变命运。

胡敏2002年出生于西安市高陵区北繁村,自幼失去父母,由叔叔抚养长大。15岁那年,他在扶贫助学下进入陕西汽车技工学校。17岁,胡敏参加全国钢结构焊接职业技能大赛和冲压技能大赛,荣获“巾帼精英奖”;19岁荣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并入选“国家技术能手”。“掌握一门技能给了我信心。”胡敏说。

陕西汽车技工学校胡敏在进行火焰切割。刘晓摄

像胡敏这样的技能型人才正在成为市场上的稀缺资源。目前,技工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式培训已逐渐成为常态。西安技师学院副院长徐小英表示:“近两年,企业主动找学校培训、招人的现象已经明显,今年已有5家企业与西安技师学院达成合作意向。”学院去年就业率达98%,专业匹配率达92%。

发展环境有软肋,技工院校存尴尬

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但教育培训仍面临一些隐性障碍。不少技工院校反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监管下的技工院校生存环境虽然近年来明显改善,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缺乏招生渠道,只能“挨家挨户”打游击。陕西技工院校近年来无法招收高中生,初中生招生也没有纳入教育系统主导的招生平台和招生计划。西安铁道技师学院院长左永焕说:“我们没有正规的招生渠道,经常进不了初中校园,只能采用各种就地办法,有时直接到农村去招收学生。”街上打游击队,有时靠村干部招收学生。”

——资金运营困难,公立技工学校学费20年未调整陕西不少技工院校起源于大型国有企业,属于公办,但教职员工大部分非公有制,工资也没有财政拨款。近年来,对学生学费免收财政补贴。现行标准为中级工每学年2800元,高级工每学年3600元。该标准已实施20年。李亚平表示,目前每个学生的办学成本约为1.76万元,每培养一个学生就会形成1万多元的“损失”。

西安石化技工学校的学生吴娜娜正在备战世界技能大赛。刘晓摄

——学历要求“旁证”,即“加之有余”。西安铁道技师学院高级工程师班学生的毕业证书上有这样一句话:“根据陕办发[2007]13号规定,毕业生学历与大学毕业生同等。”“毕业证很无奈,经常面临招生单位的反复要求验证。”左永焕院长说道。为解决毕业生学历认证难问题,西安铁道技师学院近年来承担每生3000元的费用,与相关大学合作开设成人高考函授课程,并组织成人高考函授课程。学生参加成人教育考试。这样,学生毕业的同时即可获得成人大学毕业证书,并拥有可在学信网查询的学历证书。

期盼优化政策,不拘一格育人才

技工教育面临的尴尬,除了社会意识需要提高之外,还有一些主客观原因,包括政策上的一些“死胡同”、一些技工学校的存在等。为此,基层人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多所技工院校负责人提出了一些建议。

——所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协同发展。目前,职业教育的管理由教育部门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而技工院校的业务主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陕西技工学校负责人呼吁,加快落实国家规定,将技工院校纳入教育系统统一招生平台,有招生代码;将技校学历纳入学历信息网,让技校学生的毕业证书“有据可查”。同时,希望技工院校平等享受生均经费补贴。

——实行“新八级工”制度。根据最近出台的《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技能人才将形成学徒、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及高级技师、特种技师、首席技师组成的“新八级工”制度,打破了原有的“五级职工”制度。“优工”给技能人才带来的“天花板”。同时,职业教育法还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技术教育的政策,建议尽快推动政策落实。

——加强在职职业培训。受访技工学校负责人提出,随着技工院校教学体系和设备的完善,应探索加强校企合作、校县合作、校校合作的途径,开展——改造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和未来产业的在职职业培训。帮助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