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培训 教育信息化培训内容,教育信息化培训内容和教研活动

教育信息化培训内容,教育信息化培训内容和教研活动

教育培训 2024-05-28 06:04:31 0 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信息化培训内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教育信息化培训内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培训的意义?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教育手段已步入现代化、信息化,因此有必要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培训是很有必要,对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培训,对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信息化培训内容,教育信息化培训内容和教研活动

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化培训,对于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深入推进教育课程改革是重要的抓手,也是实现教师终身学习,有效促进专业自主发展的关键途径,将助推教师"激发教育创新,拓展成长空间,成就发展梦想"。

教师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是:

一、目的: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掌握学习方法。“在不能完全预计到未来工作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使教育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这才是终身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应该是继续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意义:

1、学知学能,博学多思:

师者是教育学生的先行者,本身的学识能力水平,决定了教师的思维定式和教育方法,也从中影响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作风。因此教师必须得抱定终身学习的观念,加紧学习,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自己擅长的,也要学习自己所不擅长的。

2、完善性格,丰满人格:

教师的性格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人格完善。不论你是哪一类的性格特征,都要紧紧围绕服务于学生这一主要前提,一切为了学生,有时不能恣意任性,不能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和怨气带到学生中去,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带己之过。

信息化2.0解决哪些教学问题?

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要从起步和应用阶段向融合创新的新阶段升级。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层面,一个巨大的挑战是无论信息技术如何更新,它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仍然停留在以提高知识传授效率为目标的层次。即使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入,也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甚至出现了更加“先进”的“智能化”题库强化训练系统。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让技术真正成为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推进器,而不是传统教育的强化器,是技术促进学习的研究中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为了帮助一线教师迅速实现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变革,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我们总结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三个突破点。

投票选择功能。投票选择功能,表现形式主要为应答测试、抢答、游戏、淘汰赛、投票选举、问卷调查、打分评选、口头出题、电子举手、点名考勤等课堂互动教学功能,主要用于前测、观点态度调查和后测、教学效果调查等环节。教师在大屏幕展现或发送给学生端选题和选项,学生在终端快速作答并提交,系统自动生成统计结果显示于大屏幕或学生端。通过该功能,教师很快获知学情,学生也能很快获悉同伴选择情况的统计结果。运用这一功能,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生成、教学进程交互促进,也有利于学生系统地理解问题、客观评价自身和同伴。

拍照上传功能。拍照上传功能方便学生将纸质学案内容,例如设计图、思维导图等,以照片形式快速上传至教学互动平台,教师端可以快速浏览全体学生提交的内容,从中发现典型错误和有创新性的点,进行点评和总结。学生也能迅速获知同伴的学习情况或观点态度。这从学习科学角度促进了学生个体与整个学习系统的相互影响。

写作与讨论功能。互动反馈功能就是教师借助讨论、作业提交和点评、点赞等方式,提前设置好学习栏目,学生课堂上或课后提交回答,发表意见和建议,教师可以同步或异步跟进,同伴也可以相互评价,通过师生互动反馈、生生互评反馈等方式,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种基于行动、认知和情绪的学习全过程自动分析,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不仅支持教师监控和介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根据探测到的不同情境策略性地选择学习支架,从而为学习决策提供关键性信息或精准指引;而且为学生提供自适应性的反馈,充分挖掘学情数据,为学生精准推荐学习资源,实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减负增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信息化培训内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育信息化培训内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