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培训 2021年宁波中考招生政策(宁波市中考中招)

2021年宁波中考招生政策(宁波市中考中招)

教育培训 2024-08-22 04:18:52 728 教育网

近日,宁波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做好2022年宁波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现将本政策问答解读如下。

1、2022年中考招生政策与2021年相比是否有变化?

2021年宁波中考招生政策(宁波市中考中招)

我市2022年中考招生政策与2021年基本一致,主要依据《宁波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永交计[2018]271号)制定。同时,实施国家“双减”工作和公办、民办高中同步招生。

请考生和家长注意,中考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每个考生都必须参加高中入学考试。考生因回居住地报到、身体原因等特殊情况无法到就读初中报到注册的,须及时向学校书面说明原因。未在当地登记及其行踪,方便各地准确编制招生计划。

2022年,我市将进一步优化高中学校结构,促进普通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根据初中毕业生总数(1:1人)编制高中招生计划,提供充足的高中教育候选人的资源。

2、2022年中考难度是多少?

2022年中考难度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各科试题难度系数控制在0.70至0.75之间。我市中考出题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学定考。试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强调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测试现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将逐步增加考验真实情境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数量,坚决防止出现偏差、怪题、超出课程标准的问题。

3、2022年中考总成绩会有变化吗?

2022年中考总分720分,与往年持平,但各科考试公布分数保持整数位。其中,英语科目为自动听说测试总分与笔试总分之和,然后四舍五入到整数位。

回到大城市居住地的考生,可在原学校参加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英语听说自动化考试、体育考试。原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颁发成绩证明,考试成绩相互认可。温馨提醒:返回大城市以外居住地的考生,须返回中考报名地参加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自动化英语听说考试、体育考试。不参加考试将被视为自动放弃。

4、2022年升高中有哪些渠道?

我市考生进入高中的方式主要有自主招生、定向分配招生和统一招生三种方式。

有特长或特殊人才的考生可关注各高中学校的特色、专业、雄厚基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简章,及时了解各学校的报名条件、考试时间等,并合理安排考试时间。自主招生以中考成绩、面试或专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按照一定权重进行评估录取。

定向分配招生是根据初中毕业生符合普通高中注册条件的人数,将优质示范普通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分配给各初中的招生方式。2022年,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定向分配招生比例达到60%,其中75%以上定向分配名额按学生数量分配。2023年起,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定向招生名额100%按照每次初中考试符合普通高中报名条件的人数基本平均分配;2024年起,定向招生计划实行分校和分班相结合。

2022年起,我市建立统一的高中招生平台(宁波市中考信息管理系统)。考生可以登录系统完成中考报名、成绩查询、志愿者申请表、录取结果查询等。

5、A地就读的考生可以报考B地普通高中吗?

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B地高中在A地有跨区招生计划,考生A可以选择在A地参加中考,报考B地高中。国家对普通高中的招生有严格的限制。公立普通高中需在所在区、县(市)范围内招生,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要求参照当地公立高中。2022年,我局还将合理安排生源不足的民办高中在全市实行有限跨区招生。请有需要的考生关注市教育局发布的招生计划。

第二种情况,B地高中没有A地跨区招生计划,如果考生仍坚持报考B地高中,则需要获取该高中的注册条件B地入学考试,并在B地报名参加当地中考,以当地考生身份报名。

6.成绩相同的学生如何录取?如何审核结果?

如果中考总成绩相同,则先比较数学成绩;如果数学成绩相同,比较数学和语文的总成绩;如果数学和语文总分相同,则比较数学、语文、英语总分;如果数学和语文的成绩如果英语和数学三科的总成绩相同,则比较数学、语文、英语和科学四科的总成绩。

考生如对考试成绩有异议,可向初中学校提出成绩复核,学校按规定时间向当地中学进行复核。参照高考,中考成绩复核主要检查成绩处理各环节是否存在错误,并不对试卷进行重新批改。考生本人及其家长(监护人)不会审阅试卷。

7、2022年中考哪些人可以享受加分?

归侨、华侨子女、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考生、台湾省考生、少数民族考生、现役军人子女、消防救援队员子女、公安英雄子女、残疾人子女因公牺牲的治安警察、革命烈士子女可以按照具体程序申请。该保单享有奖励积分。考生有多个加分项的,最高加分项计入中考总成绩,不累计加分项。

八、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招生将发生哪些变化?

2022年,宁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工作将进一步完善,更加注重服务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注重满足学生职业发展和成长需要。

一是进一步加强专业与产业对接。为响应我市打造“246”万亿级产业集群和10条标志性产业链的高水平产业布局,全市中等职业(技工)学校将增设新一批与产业紧密结合的专业。

二是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的融合。继续扩大中高职一体化和五年制人才培养试点规模,为我市考生进入高等教育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

三是进一步加强兴趣与专业的契合度。2022年,扩大职业体验活动规模,增加平行志愿者申请数量,提高志愿者申请受理率。其中,可报考城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考生人数由6人增加至10人,未录取的考生将组织重新填写5人申请。

9、中考“十严禁”是什么?

严禁任何形式的提前招生(预招生、预录取)、免试招生、计划外招生、非法跨地区招生;

严禁学校混招生和入学后非法转学;

公办学校举办的民办学校严禁以公办学校名义招收学生;

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举办各类考试用于选拔学生,或者以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成绩作为招生依据;

严禁通过设置奖金、物质奖励、免学费、虚假宣传等方式争夺生源;

严禁招收义务教育未毕业的学生和已考入高中的学生;

严禁招收借用生、分离学籍、利用空学籍;

严禁收取择校费、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跨学期学费、捆绑费用;

严禁不按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招生简章进行虚假招生宣传,误导学生和家长;

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录取率。

2022年,我市将严格遵守“十不准”要求,继续规范中考招生工作。违反规定招收的学生,不予注册。请考生及家长关注官方信息,通过正规渠道参加中考招生,不信谣。

10、如何了解2022年中考招生政策及相关信息?

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将陆续公布2022年中考招生政策、工作安排、各类招生项目政策及相关操作细则。以上信息将通过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教育考试院、各区县(市)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予以公布。同时,各初中还将通过政策宣传、家长会等方式,宣传相关招生政策和政策,请学生和家长予以告知。

同时也请考生和家长予以监督。如有违规行为,请拨打举报热线:或通过市教育局集中招生办网络举报,地址: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