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培训 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与劳动与社会保障)

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与劳动与社会保障)

教育培训 2024-09-26 15:34:26 743 教育网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本专业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立足北京、扎根京津冀、服务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办学宗旨。培养有道德的人,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公共精神的人。以及具有优秀志愿服务能力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围绕学生“4项核心能力+5项基本能力+6项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与劳动与社会保障)

主菜

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用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关系、公共经济学、西方行政理论史、专业外语、公务员制度、公共组织行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公共部门决策与方法、城市管理、地方政府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社区管理、电子政务、公共管理定量分析方法等。

专业特色

依托首都区域优势和师资优势,形成了思政课程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办学特色;教师结合时代要求和区域发展需要,聚焦京津冀协同治理、特大城市公共治理等研究方向,开设前沿课程。小班制、导师制,分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依托境内外联合培养机制,发挥首都高校服务重大赛事的平台优势,多渠道开展境内外交流和志愿服务,塑造学生优秀公共服务能力。师资队伍学生年龄、职称、学术背景优良。他们均拥有名牌大学博士学位,并有国内外名牌大学访问、学习的经历。教师队伍师德高尚,教学质量优良。

就业方向

毕业生考研和出国留学率位居全校前列。毕业生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国内外大学。就业质量高,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科学研究等工作。毕业生工作单位有:中国海关、北京管理局工商部门、北京市规划国土资源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大剧院、故宫博物院、中国工商银行、首汽集团、字节跳动等

师生到海淀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参观学习

本专业是为适应市场对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与劳动关系调整、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操作的需要而设立的应用型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基础,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方法,熟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能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协调、社会保障等工作的学生。政府机关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事务。确保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员。

主菜

本专业开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定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课程模块,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概论、劳动关系、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公共管理、公共经济学等;组织行为、保险、会计、统计、薪酬管理、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社保基金管理;公务员制度、财务管理、人员招聘与素质考核、劳动争议处理实务、员工福利管理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在充分发挥专业关联性强、学生就业率高等优势的基础上,依托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管理三大学科群,充分利用北京的区位优势和优势,资源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滋养。在利用校内模拟实训平台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深入社保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培养广泛高素质、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报考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等校内外专业硕士研究生;成绩优秀者可直接保送研究生;他们还可以选择出国留学。就业方面,可以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外企业人事部门从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工作(如人事招聘、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管理等)。)。毕业生工作单位包括:国家安全局、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街道办事处、地方税务局、北京同仁医院、海淀教委、中国五矿、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中国太平人寿、海南航空、北京外企服务集团、申银万国证券、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头条号: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注:文章转载自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官方微信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