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培训 中学生厌学的案例(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生厌学的案例(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教育培训 2024-08-23 06:39:18 619 教育网

根据一个中学生从疲惫到抑郁的经历,探究其原因和恢复方法?

当今社会,抑郁症的发病率非常高,青少年的检出率为24.6%。在青少年中,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是重灾区。听到一则新闻,某重点大学,几乎每个宿舍都有抑郁症。有学生患有抑郁症,可能有点夸张,但也反映了发病率之高。我们以一名中学生从厌烦到抑郁的发展过程为例,分析原因,探讨解决办法。

中学生厌学的案例(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生,男,就读于当地一所重点高中,实验班。他是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他懂事,吃苦耐劳,有良好的责任感,有一颗感恩的心,有良好的意志和品质。很多人都认为他有希望考上北大、清华。就是其他家长口中的好孩子,但这样一个有前途的学生却变得厌学,成绩不断下滑,逐渐患上抑郁症,不得不停学在家。

了解情况后得知,孩子从小就很优秀,但家长有意无意地说了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话,比如科学太难了,物理不好学,我们家几代人的智商都很低。虽然是无意的,但是对孩子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初中物理并不难,基本影响不了优秀的学生。但到了高中,难度加大,周围尖子生也多,所以就有压力。有时我觉得自己听不懂,心里有不安。我觉得我不如别人。当我焦虑的时候我就会学习。状态不好,感觉更加看不懂了,成绩下降了,焦虑感也变高了。这个时候,我已经形成了潜意识条件性厌学,就是想学却上不去,想做的事做不到,想学却放不下。他当时很焦虑,无法学习,心里很不舒服,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延长了学习时间,但成绩还是下降,于是他更加否定自己,觉得自己的前途无望,这就导致了沮丧。

孩子不能上学,家长就着急,带孩子去医院,但医生基本都是开药。服药后,学生们感到更困、更糊涂,无法阅读或学习。我妈妈也听说自己需要心理咨询,就咨询了一位比较知名的心理咨询师。多次协商无果。她还感觉孩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家长也更加着急。

对于这样的学生,吃药并不能解决问题,仍然需要心理疏导。关键是用什么样的辅导方法。正确的方法是分析学生学习厌学的形成过程,讲解条件性反学习厌学情绪的原理,解释学习的不足。进步、成绩下降不是智力问题或不够努力,而是情绪问题,是焦虑引起的。焦虑的根源在于我学不好物理,我不是学物理的料,别人比我好,物理太好了。很难等待。通过调整这些不合理的认知,学生可以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下学习。学生感觉自己有一定的学习效率,能学。然后采用暗示性放松训练的方法,使他们一学习就心情平静,态度积极稳定。大脑,成为常态。由于这名学生成绩比较优秀,基础好,责任心强,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经过几次调整,他的学习困难就解决了,抑郁症也自然消失了。

现在这样的中学生、大学生不少,但能得到科学有效帮助的并不多。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被更多的朋友看到,帮助到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孩子回归高效自主的学习。状态。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