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越来越美了(世界越来越暗)
这是城市美丽的夜景。即使在黑暗中,灯光也如同白昼,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非常不方便,可见电力资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便利。
那么,电从何而来,又是如何被发现和使用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次工业革命,揭开电力资源开发的前世今生。
1870年后,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各种新技术、新发明相继涌现,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也称为“电力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1、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各地的扩张(1850年代和1960年代)。
3、技术支撑: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一)电力的应用
(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被誉为“电之父”、“交流电之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1870年代,发电机不断改进后,进入生产领域,开始用电作为动力来驱动机器。
(3)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气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投影仪。
(4)爱迪生还在纽约建造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发电站为电灯提供能源并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
(5)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有轨电车、电报机等相继问世。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
(二)内燃机及新型交通工具
1.内燃机
(1)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燃气内燃机。
(2)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3)1892年,德国工程师迪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车辆的发动机问题,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的一场革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
2、新的交通方式
(1)1880年代,德国奔驰(汽车之父)制造了一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
(2)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采用装配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一场革命。
(3)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相继问世。
《中国原创飞行高手》——冯如
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化工及新材料
1、化学工业
(1)1860年代到18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而且产品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2)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2、新材料
凯悦酒店
霞多丽
(1)1869年,美国凯悦公司发明赛璐珞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诞生。
(2)1884年,法国人霞多丽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纺织生产的新领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一:科研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最突出的特点);
特点二:多个先进国家同时出现(全面开花),德行引领;在一些后发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发生;
特点三:规模更大、范围更广、速度更快;
特点四:以重工业为主。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对于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类已进入“电气时代”;它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2、关于生产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起始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3、关于世界格局: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加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终于形成;各国发展不平衡,矛盾激化。
4、负面影响:造成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新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挑战-回应:工业文明的反思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三)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
(4)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讯
-
世界越来越美了(世界越来越暗)详细阅读
这是城市美丽的夜景。即使在黑暗中,灯光也如同白昼,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非常不…
2024-08-20 23:08:17 442
-
江苏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点归纳(江苏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详细阅读
摘要:为您介绍江苏高考历史学基本知识点。是历史高考文科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在***的冲刺阶段,很多同学都希望能够做出一定的提高。那么,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历史知识点呢…
2024-01-27 06:17:31 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