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培训 中考体育前两天怎么安排(中考体育当天)

中考体育前两天怎么安排(中考体育当天)

教育培训 2024-09-04 20:24:27 54 教育网

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关乎孩子一辈子的健康和幸福,是所有家庭都要重视起来的。但这是体育和艺术纳入中、高考考核,也未必能实现的。

作者:蝎子.

中考体育前两天怎么安排(中考体育当天)

.....

上周末,家长们讨论最热的话题之一是:体育和艺术将在中、高考中的分值提升到与语数英持平,鸡娃的路线图要重新画吗?

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将体育、美育纳入新中考政策提供指导。

两份《意见》全文很长。总结一下运动指导,以下几点与每个家庭都相关:

1、逐步提高中考体育成绩,除语文、数学外,达到同等成绩水平。2、立即启动高考体育评分问题研究。3、鼓励中小学生每天上一节体育课,布置课外体育作业。4、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到2022年,学校要完成体育师资队伍、设备设施建设。

虽然体育和美育的重要性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及,但根据最新发布的《指导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一次是认真的。

谈及中国教育,“不重视体育”、“不重视美育”屡遭诟病,下一代身体素质堪忧。

为什么人人都知道身体素质重要,没有审美就等于文盲,但家长和学校却依然不重视孩子的体育和美育,仍然强迫孩子完成考试题?

原因很简单:中考、高考成绩不高。

嗯,这次中考明确了,高考也在研究怎么考。到2022年,体育成绩将与语文、数学、英语持平,体育教师终于转向主课!

一群家长又开始感叹,说——无理取闹。不同意。

微博上负面声音不少,甚至还有人不肯用锅提起:以后猝死的情况会更多。

这是相当困难的。——不能动,身体素质较差;如果他动了,谁能保证不会出事呢?发生事故谁负责?

重视体育,国计民生

首先,我完全同意国家推出这个《指导意见》的初衷。确实不是因为强烈的生存欲望。但从我自己的经历或者阅读经历来看:对青少年儿童来说,体育锻炼实在是太太太重要了!

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就是那个从小就经常头痛发烧的沙发迷。运动实在是太累了。女孩们应该在体育场边优雅地聊天。

30岁以后,我逐渐发现运动对于身心愉悦、强身健体的好处。我身边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准中年人”、“中年人”。每个人都在逐渐为年轻时“没有养成运动习惯”付出代价。当他们老了之后,他们就开始跑马拉松、力量训练和跳跃。广场舞。

我有时会想,如果我从小就坚持参加1-2项运动,我的视力会不会像800度那样令人印象深刻呢?如果从小就坚持有氧训练,30岁以后重新开始时会不会感觉气喘吁吁?

所以现在娃6岁,对他的户外运动,我都有一种补偿性、强迫式的坚持。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脑科学研究揭示了运动对大脑的好处。人们运动时会刺激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物质的分泌,这些物质可以促进神经连接。

运动使大脑加速运转,拿老鼠的实验显示,有运动的老鼠负责记忆的海马回比没有运动的老鼠大了15%,重9%,神经细胞的树状突和突触增加了25%。

所以,成年脑力劳动者的疲劳不仅仅靠休息,跑几公里其实也能缓解疲劳。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当你做完题累得喘不过气来时,不妨出去散步、跑几圈。

很多家长抵制运动的原因是孩子学业本来就很忙,处理运动的时间岂不是少了?以前我是10点睡觉,但是以后运动完之后大概会在11点睡觉。

如果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件事根本就不是那样的。科学证明,运动是学习的催化剂。以往因埋头研究问题而导致的大脑迟钝,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来缓解,提高效率。你怎么能说运动是浪费时间呢?

“体育应试”,操作有点迷?

根据我所在家长群的反馈,大家并不是不赞成重视体育,而是质疑体育的应试性。尤其是最初几年,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更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压力很大。

“应试体育”瞄准出国留学,国内双语学校的家长群体对此并不陌生。他们开创了鸡血运动之路。

足球、篮球、胖球等热门运动早已不再流行。高尔夫、马术、板球、冰球、棒球、橄榄球、击剑、皮划艇、帆船、花样滑冰……这些“洋运动”更能凸显孩子们的独特性、领导力、毅力和崇高精神。

国外大学非常重视体育,中国家长认为这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当应试体育来到我们身边时,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反对声音呢?

家长的担忧不无道理:

在国外体育运动是个加分项,并非必选项。天生“体育渣”还是能靠奥赛进名校的。

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家庭会根据文化和兴趣的考虑为孩子选择运动项目。如果你的孩子想去一个崇尚体育的国家,他们必须有一两个可以使用的社交工具。

再说了,走专业体育生的路,为高考加分,也不是每个人咬牙就能办到的。这并不比赢得最强大脑的难度低。不用说,为此所花费的才华、时间、金钱和精力是惊人的。

近年来风头正劲的花样滑冰运动员陈薇、周志芳的成功都离不开中国“虎妈”的努力。

羽生结弦(左)、陈伟(中)、周志芳(右)

但当体育成为中考、高考的必考项目时,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如果体育课是认真的,那么成绩中的反馈就会是检验差距。真正决定你能进城市重点点还是区重点点的是“一点一游乐场”。可能是立定跳远能不能多跳0.1米。

你想要这个分享吗?为什么要这个点?无论社交和兴趣如何,现实都摆在父母面前。

网上有消息称,中考体育培训机构已快速挂牌。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你看,敏锐的体育培训机构已经在挂牌了,健身房办卡的教练摩拳擦掌准备转行。下一代体育素养能不能培养起来还未知,但大家都说:体育培训的春天来了。

培训费用和培训时间你准备好了吗?

你说我不用花钱好不好?我想我将无法再忍受了。除了刻苦的训练之外,运动肯定需要技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我学习自由潜水之前,我最多只能屏住呼吸一分钟。花4000元,一节课结束时我可以屏住呼吸两分半钟。就算我自己总共花4000块去补数学,也未必能达到150%的提升!

网友“枕石漱口”的评论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小学体育老师除了早操喊出节拍非常专业之外,似乎并没有教过任何专业知识,比如跑步的正确姿势、800米如何控制节奏等。立定跳远如何发力、扎马步的要点。等等,我从我的健身教练那里学到了很多这些技巧。

体育考试改革后,学校体育能跟上吗?我更担心的是,如果体育训练变成了应试生意,有多少学生会因此而真正热爱体育,又有多少贫困家庭会被拒之门外?

当然,暂时不要惊慌。大方向我们知道了,但具体细节还得看落实。

强健体魄和高尚的审美

不靠考试,靠氛围

无论是体育还是艺术,都需要努力。如果孩子没有天赋,家庭又没有资源,绝对不建议成为职业选手。

然而,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健康和幸福,确实是所有家庭都必须重视的。但这是即使将体育和艺术纳入中考、高考也未必能达到的结果。我们语文考试学考古诗,但如果没有考试,还有多少吴亦术?

网上已经有很多“运动考试攻略”,比如“提前去场地,平时训练120%,具体要看你考前的表现”。我怀疑这样的“考试策略”能否培养出一代热爱运动的人。

归根到底,一代人的强健体魄和高尚审美,不是靠考试,不是靠培训,而是整体的氛围。

在美国的中国朋友经常告诉我,两个孩子一放学就去自己的体育俱乐部训练,非常忙碌。几个家庭为一名教练工作,父母在周末自愿参加比赛并为孩子们加油是很常见的。

他们承认自己也会有一些功利的想法,但最终让他们坚持下来的更多是对项目的热爱以及崇尚运动的氛围的影响。

距离他们家10分钟车程有一个非常实惠的高尔夫球练习场。8、9岁的孩子到80、90岁的老人都可以去打高尔夫球,享受运动的乐趣。

在上海,虽然现在体育场馆越来越多,但粥少爷的处境却是暂时无法改变的。但论及体育氛围,尤其是中小学生体育圈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幼儿园的孩子周末很难预约去踢足球。他们都是在培训机构锻炼心智。

疫情发生之前,我们经常去家附近的大学篮球场打球。现在大学、中学、小学都停课了,我想给儿子找个室外打篮球的场地也不容易。

至于小区的室内室外运动场地,我们也不好意思跟老人较量吧?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意犹未尽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