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地是土地中的大熊猫(《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题:东北黑土地秋收前线:保护“耕地大熊猫”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东北地区的秋收即将结束。近日,在黑龙江省拜泉县兴化乡顺利村,《新华视点》记者看到,地里的大豆已经收割完毕,刚刚深耕深松的新鲜黑土呈黑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今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黑土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主要黑土带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每一寸黑土都要保护好。
如何保护东北“耕地大熊猫”?记者前往秋收一线进行调查。
秋收与护土同步,为黑土提供“营养餐”
记者在顺利村看到,忙于秋收的种植户采取深松、翻耕、旋耕、耙地、起垄、秸秆还田等多种保护措施,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土壤结构。为收获提供更好的条件。为来年的务农打下基础。
黑龙江省拜泉县兴化乡顺利村秋季整地工作现场。新华社记者黄腾摄
“这片黑土地滋养了我们。我们不能只耕种土地而不滋养它。”站在地头的顺利村党支部书记徐广德说,“现在重点是种养结合,我们都注重把秸秆粉碎还田。”我们对黑土地有很深的了解,松松、深耕,让土地呼吸。”
黑土之所以“黑”,是因为它上面覆盖着一层黑色或深黑色的腐殖质。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适宜耕种。
黑龙江省北安市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农田里,一台大型玉米收获机正在作业。玉米棒子被放进船舱,地上留下一层压碎的玉米杆。远远望去,就像覆盖着黑土。一层被子。
“以前秸秆收割后就焚烧,现在我们采用保护性耕作方式,将秸秆全部还田。”合作社董事长李富强表示,今年玉米亩产比去年增产一两百斤。这说明土壤的肥力没有降低,土地耕作是有效的。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人们采用“梨树模式”耕作,以秸秆覆盖还田为核心的免耕栽培技术保护黑土,不仅减少了土壤风和水的侵蚀,还会增加土壤有机质。今年,吉林省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3050万亩。
在北大荒集团兆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土壤检测实验室里,满地都是从田间采集来的部分黑土。这是农业技术人员前几天秋收后从田间采集的土壤样本。干燥并磨成小颗粒后,土壤成分测试即将开始。
测土、配方施肥、化验的土样放置在北大荒集团兆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测土实验室的地面上。新华社记者黄腾摄
“通过对黑土的‘体检’,我们可以掌握土壤的真实情况,根据结果,可以规划明年春耕施肥,‘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补什么’。”“失踪”,从而给黑土地吃上一顿“营养餐”。”兆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李海成说。
“以前我们用农药,现在用有机肥,把秸秆压碎埋入地里,地就变软了,透水、透气都好多了,土地也变得肥沃了。我们没有的蝈蝈。”多年不见,现在又钻进地里了,野鸡、野鸭又多了。”黑龙江省依安县大田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徐福对黑土质量的变化深有感触。
开展综合保护:完善立法、改变耕作方式、综合工程管理
今年春耕期间,黑龙江省绥陵县九井村党支部书记蒋庆才有了新职称————田长。他的任务是广泛宣传遏制耕地“去农化”、严厉打击非法开采黑土、秸秆还田等政策措施,让村民明白守护黑土就是守护“黄金”。饭碗。”
研究表明,在自然条件下,需要200至400年才能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东北黑土迎来了一批批造地机。“插一根筷子就能发芽”的黑土被开垦为良田,东北平原从不为人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苍”。
但开垦以来,东北黑土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重利用、轻耕。土地肥力长期透支,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生态功能退化。——黑土变得“稀”“稀”“硬”,给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挑战。
中科院发布的《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显示,60年来,黑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了三分之一,每公斤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下降了0.6每10年减少1.4克。
近年来,黑龙江、吉林等省出台了保护黑土的地方法规。黑龙江省将每年5月25日这一周定为黑土地保护周。今年6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号决议。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黑土地保护进行立法。
种养结合,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保护措施,建立黑土长效保护机制……十年来,保护“耕地大熊猫”逐渐成为共识。
此外,推进侵蚀沟综合治理也是保护东北黑土的重要举措。
“今年大豆平均亩产在400公斤左右,得益于近年来的侵蚀沟治理,黑土层得到了保护。”站在田地边,拜泉县三道镇湛江村党支部副书记赵金岭很高兴。他说,这里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侵蚀沟还在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治理力度的加强,侵蚀沟壑的扩大得到基本遏制。
黑龙江省拜泉县三道镇已治理侵蚀沟。新华社记者黄腾摄
据悉,黑龙江计划到2025年底完成2.53万条侵蚀沟渠治理工作,通过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在提高沟渠侵蚀的同时,稳定沟渠,增强土地抗冲刷能力。基础水平。
如今,黑土保护正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以黑土面积最大的黑龙江省为例。根据多年监测数据,黑土地区旱地耕层平均厚度由19.8厘米加深至23.3厘米。
黑土保护新格局正在形成
黑土保护新格局正在形成。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按照黑土保护法要求,有关部门和地区将组织黑土耕地调查,建立黑土耕地档案,将黑土耕地纳入红土覆盖范围。耕地保护一线任务。
目前,黑土保护任重而道远。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完善黑土保护工作体系,推广保护性耕作方式,运用科技力量提高黑土地力,建立黑土保护利用长效机制应不断改进。
今年3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一组向黑龙江省通报,非法侵占黑土耕地案件仍时有发生。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所所长刘杰建议,进一步完善与黑土保护法相适应的工作制度,采取硬措施“长牙”,将责任落实到田间和基层组织。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等专家认为,要因地制宜推广秸秆埋还还田、秸秆覆盖、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方式,尽快弥补农业机械和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一些短板。
提高黑土经济效益要依靠科技力量。2021年3月起,中科院联合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份开展科技攻关和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已创建7个万亩示范区,形成41项主要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约1.7亿亩。(记者陈聪、王健、魏宏毅、黄腾、马晓成)
相关资讯
-
家庭教育未成年,家庭教育未成年保护系列专题讲座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未成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未成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家庭教育是对未成年…
2024-11-17 22:48:03 0
-
学前教育保护地球,学前教育保护地球的措施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教育保护地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学前教育保护地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幼儿园生命教育…
2024-10-17 12:42:58 0
-
教育机构如何保护自己,教育机构如何保护自己安全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机构如何保护自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教育机构如何保护自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面对无…
2024-10-13 06:04:33 0
-
小学法制教育讲座通讯报道(小学法制教育进校园报道)详细阅读
4月20日下午,宝鸡市高新十小邀请巴渝派出所民警、高新十小法律顾问方旭昌为学生做《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育专题报告。自上学期开展法制讲座以来,高新十小一直坚持对…
2024-09-28 18:45:26 704
-
县级检察院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吗(基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好吗)详细阅读
县级检察院公益诉讼试点陕西府谷县检察院主动守护“生态绿色”多起公益诉讼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记者郑剑锋孙立浩阳长城东西绵延,黄河环绕。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被誉…
2024-09-27 15:26:50 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