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教育 31年属什么生肖(31年婚姻是什么婚)

31年属什么生肖(31年婚姻是什么婚)

学前教育 2024-08-18 13:24:22 565 教育网

在云南省宁蒗民族中学,有不少来自江苏海安的老师,被当地人尊称为“海安叔叔”。

他们为什么来这里?为什么你会得到这样的名字?背后的故事需要31年的时间来讲述。

31年属什么生肖(31年婚姻是什么婚)

31年286名老师

前赴后继3000公里外支教

2019年9月4日早上6点,天还没亮,班主任唐一凯就出现在云南省宁蒗民族中学海安二班。

唐一凯教高中多年,经过一系列选拔,被任命为海安高中二班班主任。

但一想到去年海安二班52名学生中有49名考上一年级的事实,他就感到肩上的压力很大。“我们要为海安志愿者教师争光,至少不能让他们难堪。”

唐一凯是海安31年来第十批来宁蒗支教的教师。

9天前,他和其他20多位老师,从家乡海安辗转来到3000公里之遥的宁蒗,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支教生活。

刚到宁蒗的时候,唐一凯对这里的环境很不适应。“当我到达时,我感到头疼,可能有点高原反应。当我到达教室时,我必须休息一下才能说得更流利。”

治穷先治愚

当地政府决定与木材交换教师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位于云南与四川交界的群山之间。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

宁蒗早年的受教育程度在整个丽江地区排名垫底。直到1988年,全县还没有一个人考上本科,中考平均成绩比周边县市落后100分。

谈起原因,云南省宁蒗县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杨丰源一脸无奈。“根本原因就是缺少高素质优秀的老师,治穷首先得要先治愚,治愚的根本点就在学校。

为了找到好老师,当地政府想出了“以木换人才”的办法,搞教育合作。“海安的发展需要木材,我们有木材,他们有人才。双方根据双方需求达成一致,以木材换人才,开展教育合作。”

所以,1988年8月,35名海安骨干教师踏上西去支教的征程,开启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贫困地区合作开展教育扶贫的先河。

谈起西行之旅,第一批宁蒗支教老师杨传金至今记忆犹新,“从攀枝花到宁蒗是一条碎石路。转弯时,仍有石块落下。有时从蜿蜒的山路上看,陡得快要吓人了。”

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宁蒗,老师们找到:饮用水得趟沟越坝到数百米外,一桶一桶往回抬;海拔高、沸点低,饭经常煮不熟……

还没等他们适应这里的环境,泥石流突然再次袭来。看到操场上铺满了洪水从山上冲下来的黄土,一些支教老师吓得哭了。

然而,哭过之后,35名老师齐心协力清理学校里的沙子,因为他们更关心孩子们。

1988年9月1日,以两地地名命名的"宁海中学"建成开学。

熬夜批改作业,天还没亮就去上课,这些来自海安的志愿者教师在宁蒗辛苦工作。

杨丰源介绍,通过五年的合作,宁蒗的初中教育质量已经超过了四县一区,不但学生的成绩上来了,当地老师的教学质量也提高了,“通过5年合作,我们的老师学到了教学管理、教学方法,自己能够解决初中教育了,然后又转向了高中合作。”

海安市志愿者教师徐爱辉已经在宁蒗教书四年了。除了繁重的教学工作外,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帮助贫困学生上。

海安志愿者教师正在进行家访。

和所有海安志愿者教师一样,家访成为他了解孩子的重要方式。然而,有些孩子住得很远,有时必须早上出发,晚上到达。

走访结束后,老师们赶回学校,与全国爱心人士交流贫困学生的情况。这几年,他们几乎走遍了宁蒗的每一个城镇。筹资二十多万元,资助了七十多名学生。

一天工作17个小时

只为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与前辈相比,今天的生活、教学条件已经好了很多,但我们肩上的使命感却只增不减。

晚上10点,唐老师的桌上放了两大堆作业,第二天上课前他必须批改完。10点30分,学生们已经结束了自习,回到了宿舍,但海安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不让每一个学生的问题一夜之间挥之不去,是每一位海安班主任的原则。唐一凯淡定,在这里教学的工作量,是在海安的两到三倍。经常要到晚上11点半,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

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后,唐一凯就有时间和妻子聊天。高中的孩子已经睡着了,我不忍心叫醒他,所以我只能把那一份牵挂留在心里。

唐一凯表示,希望通过海安志愿者老师们的共同努力,让这里的学生有机会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31载不懈努力

小凉山旧貌换新颜

现在,受海安志愿者教师的影响,不少当地学生毕业后回到学校当老师。

郭兰金是宁蒗民族中学的英语教学骨干。她曾经是海安志愿者老师孙金群的学生,现在也是孙老师备课组的一员。

孙金群在宁蒗教书十年,弟子辈出。受到老师的影响,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后,郭兰金选择回到家乡,和老师一起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摆脱贫困。

“感谢海安老师,他们来到宁蒗后,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郭兰锦说道。

31年来,286名海安老师,从黄海之滨前赴后继奔赴小凉山,他们日复一日重复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把爱和知识播撒在大山深处。

海安老师带领,宁蒗连续多年夺得丽江地区高考升学率第一,越来越多的宁蒗贫寒子弟也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也改变着家乡的面貌。

31年来,海安教师为宁蒗培养教师350余名,合格初中、高中毕业生2万余名,大专、中专学生1万余名。

今天,宁蒗已经进入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县行列,贫困人口从当初的二十多万减少到现在的四万左右。宁蒗人也把当地最尊贵的称呼"舅舅"送给海安老师。

正如海安第四批、第十批赴宁蒗支教的老师王家云所说:老师就像一座桥梁,一端连接学生的现在,另一端连接未来。

31岁

为了让一个又一个孩子走出大山

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一批又一批海安教师

一直在默默付出

你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明天是教师节

祝愿每一位默默奉献的园丁

节日快乐!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