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教育 2019中国新四大发明(2021中国新四大发明)

2019中国新四大发明(2021中国新四大发明)

学前教育 2024-09-26 01:27:47 273 教育网

我的国家真棒

中国新四大发明1时政播报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正在成为“一带一路”国家青年最想带回自己家乡的“特产”。这些被形容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事物不仅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因科技领域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所产生的惊人变化,也让中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

2019中国新四大发明(2021中国新四大发明)

“新四大发明”是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评选产生,是指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新四大发明”不仅改变中国,更是以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理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影响着地球村发展,吸引着五大洲的目光,推动着世界进步。

“新四大发明”,折射出“中国式”创新的澎湃动能。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与创造,矗立起“新发明”的世界高峰,并将其打造成闪亮的“中国名片”,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以前提起“中国制造”,都被认为是低品质的,现在的“中国智造”,被认为是“高端大气”的,思维的转变,源于中国人民自主创新的不懈坚持,是科技创新释放的“红利”。

教材解读《经济生活》1企业角度:.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中国高铁的新速度。民众对高速动车组的青睐与信任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这是高铁技术飞跃带来的安全感和精准服务提升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创新角度:“新四大发明”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成就,是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体现。我们的技术创新突破是产品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所在,在未来应该也要坚持这样的创新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政治生活》3.时代主题角度: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新四大发明”为代表巨大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世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及我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总体形势。

4.国际竞争角度: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以高铁为代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生活与哲学》5.发展观: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四大发明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新四大发明”代表的是当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量的积累,脚踏实地;同时,也要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促进质的飞跃。

6.创新观: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创造出更多的“中国智造”和“中国发明”。

点对点演练1、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络,贯穿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这意味着我国正式进入高铁时代!随着高铁的普及,飞机原有的优势逐渐消失,航空客流像沙漏一样流向高铁。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航空将逐步退出市场

高铁与航空竞争让消费者受益

降价是航空与高铁竞争最有效手段

高铁、航空等中短途替代效应将逐步显现

A.B.C.D.

2、以“新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创新力量正在改变世界,“创新”成为中国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的理由是()辩证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善于发现新点子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创新精神决定中国发展进程

矛盾的事物,各有各的特点

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发展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A.B.C.D.

3、中国科技创新力的爆发和科技基础设施的完善,让我们看到了立体、立体、接地气、大众化的中国“新四大发明”。“新四项发明”是中国“智造”的结晶。它们就像名片一样,让中国重新找到了在全球发展中的坐标,也让世界在经济版图上重新定位了新中国。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商业格局的变化也正在来临,各地以新的面貌灵活应对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利用有关创新作用的知识来说明我们如何应对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参考答案】

1.C2.D

3.

创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我们要抓住新时代带来的机遇,增强创新意识,引进新技术、引进高科技人才,用新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根据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与此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部分和环节,要及时进行调整。

创新促进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要转变思维方式,利用“新四项发明”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抓住新时代带来的机遇,推动各方面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