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教育 中考物理出题规律(初中物理中考出题方式)

中考物理出题规律(初中物理中考出题方式)

学前教育 2024-09-16 23:48:28 22 教育网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

奉化初级中学

中考物理出题规律(初中物理中考出题方式)

李永梅

今年是上海新中考改革的第一年。物理考试笔试部分由90分降为70分(物理实验操作考试10分)。

物理题总数从26道减少到20道,因此试卷在题型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为此,我们全面审视各区第二次模拟考试,分析简单题和困难题的分布规律。

简单易题基本分布在《课程标准》的AB(Know、Understanding)两个级别,分数在40分左右;较难及较难的题分布在《课程标准》的C(Mastery)级,分数在40分左右。大约30分钟。

基础知识考试和重点知识点考试变化不大,如原子结构、星系、比热容、力的效应、S-T图像、二力平衡、电流的定义、欧姆定律等。

较难或较难的题基本分布在固体压力和液体压力、综合电学计算、电路故障、伏安法测量电阻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等方面。

我们发现,中考综合题大多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因此,需要通过专题复习激活课本知识,注重思想、方法、技能的引导,把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复习和准备考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复习策略,使普通物理复习工作更加切合实际、更加有效!

重视教材,熟悉考题,

强化知识,夯实基础。

以往的中考题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资源。我们要学习、理解以往中考出题的规律,学会整合,找到重点。题海策略不可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少走弯路,才是最重要的。

大部分基础题都是基于课本,很多题直接改编自课本例题和材料。

紧扣教材仍然是中考的方向。不建议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花在过于偏颇、难度太大的题目上。

重点薄弱专题复习,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纵观近几年中考的二模试题和物理试题,中考重点是压力变化、电路故障、电流变化、伏安法测量电阻、测量小电流的电功率。电灯泡。

这部分内容要专题复习,掌握解题方法,提高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压强变化量

为了弄清楚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问题,首先用公式p=gh求容器底部的压力,然后用公式F=pS求容器底部的压力;

至于圆柱形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加,必须清楚地了解,影响因素是浸入物体的体积(不是物体的体积),以及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p液体=F液体/S=F浮子/S=gh液体;

影响桌面压力增加的量是物体的重力,桌面压力的变化:p固体=F固体/S=G物体/S。

例子:

将盛有水的薄壁圆筒容器A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的高度为5h。

若水的体积为110-3m3,求水的质量m水。

求距水面0.1米深度处水的压力p。

如果水的体积为3V,深度为3h。有两个圆柱体A、B,它们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选择其中之一,垂直放入容器A中(所有物体均可浸入水中),使容器A底部的水的压力增量p最大。请写出所选物体并说明理由,并求最大p。(用字母表示)

电流和电压变化量

近年来,在中考第二种模式中,求电流、电压的变化,或者求已知电流、电压变化的其他物理量的问题,已成为电学计算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问题。

首先,区分电路的连接方法(串联或并联)。其次,明确电路中各电表(电压表、电流表)的作用。再次明确电路中求最大电流和最小电流的方法,即求最大电流和最小电流时应注意哪些方面。最后,我们利用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的特点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子:

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为标有“20欧姆1安培”或“50欧姆1安培”的电阻。现在将R1和R2连接到同一电源的电路中,如图(a)(b)所示。

如果电阻R1的阻值是10欧姆,开关闭合,流过R1的电流是0.2A,求R1两端的电压U1。

选择电压表的0-15伏量程。当电路安全工作时,移动变阻器R2的滑块P。发现在一个电路中,滑块不能移动到变阻器的任一端。两个电路中总电流的最大变化是相同的。为0.6A。

请判断图(a)(b)中滑块不能移动到压敏电阻两端的电路,并简要说明原因。

通过计算说明压敏电阻R2的规格,并求出定值电阻R1的阻值。

电路故障

电路故障是初中生学习物理的一大难点,也是中考的必考点。

基本方法:首先确定电路的连接方法,电路中的电器或电阻是串联还是并联。串联电路中的电器或电阻可以开路或短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器或电阻只能开路,不能短路(并联电路发生短路时,会损坏电源)。

正确分析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的测量对象。

根据问题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以及故障发生后用电器的工作状况,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性进行分析。

伏安法测电阻、测定小灯泡电功率

实验是中考物理重点考察的能力之一。中考主要考的实验有:探索平面镜的成像特性、探索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探索杠杆平衡条件、测量物质的密度、探索液体内压的影响因素、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而伏安法则测量电阻并确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是中考的必考测试。

对于以上两个实验,我们必须掌握:实验目的和原理;仪器的选择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此外,还必须掌握实验电路图和测量电阻的特殊方法。

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两个关系式:U=U1+Uslip,I=Ilight=Islip;

两个不可缺少的数据: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特别是两个实验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移动滑动变阻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其中一个变大,另一个变小;移动滑动变阻器时,电压表显示为零(不是电路故障引起的);电压表大量程损坏,小量程完好等。

例子:

现有设备:电源两个(电压分别为3伏和6伏)、电流表和开关两个、待测小灯泡一个(标有“0.3A”,额定功率大于1瓦)、待测电阻一个。测试的Rx、电压表一只(仅0-3伏量程完好)、滑动变阻器一只(标注“20欧姆2安培”)、定值电阻R三个(阻值分别为5欧姆、10欧姆和15欧姆)分别)和一些电线。

小红做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小华也做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实验。由于设备有限,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合理分配设备,顺利完成了实验。实验中,肖红观察到,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读数为2.0伏;小华发现电路中电流表的最小读数为0.12安培。

根据小红实验的相关资料:

(a)小红使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伏,原因是_______。

(b)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根据小华实验的相关资料:

(a)画出小华实验的电路图。

(b)求电流最小时被测电阻的阻值。(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加强阅读和表达能力,

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知识。

仔细分析近年来的试题和二模试题,不难发现填空题的最后一题往往是信息给出题。在题目给出的语言和文字内容中,涉及到的一些物理知识已经学过,但有些物理知识还没有学过。

要求大家仔细读题,提取有用信息,回答新的物理题。

例子:

万有引力定律由艾萨克·牛顿于1687年发表,编号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表述为:任意两个质点(实际物体被视为有质量但没有体积和形状的点)通过其中心连线方向的力相互吸引。这种引力的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并且与两个物体的化学成分和它们之间的介质类型无关。

有两个由铜和铝制成的实心球A和B。他们的质量关系是mAmB。它们的放置方式分别如图(a)和(b)所示。

图(a)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就是B球对A球的吸引力(选择“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

图(b)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图(a)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选择“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

加强物理过程分析,

提高归纳分析能力。

表题是上海物理中考的一大特色,也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题目主要是研究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通过大量的实验获得一些物理数据,让我们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主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所研究的物理问题,找出影响物理问题的因素(问题中相同条件或不同条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例子:

为了研究圆筒浸入水中时,圆筒容器底部压力增量F水的变化,一群学生制作了两个体积相同、底部面积为SA和SB(SASB)的固体金属圆筒缓慢下降在同一个圆柱形容器中的水中,如图所示。他们试图测量从水面到圆柱体下表面的距离h,并计算出容器底部相应的压力增量F水。相关数据记录于表1和表2中。(容器内无水溢出)

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编号2~4或7~9中F水与h的倍数关系及相关条件,初步可以得出,当同一圆柱体浸入同一个盛有水的圆柱容器中时,______。

通过对___号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的分析比较,初步可以得出,同一圆筒容器内不同的圆筒浸入水中,h相同,S越大,F水越大。

实验5中F水和h的数据与上述结论不相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实验10的数据是_____,原因是:______。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