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走向发现儿童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

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走向发现儿童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

学前教育 2024-01-05 08:29:06 0 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分为哪三个阶段?

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有三次,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50年代、80年代至今。

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走向发现儿童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

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园课程改革。

1989年国家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在试行7年后,于1996年经过修订正式颁布,其内容“反映了幼儿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精神”。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国家层面上对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幼儿园教育进行了宏观指导,规定了幼儿园教育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并要求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幼儿园在其基础上,可依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课程。

在课程内容方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没有作统一的规定,但是文件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内容为例,分别阐述了课程目标、内容、要求以及指导要点。

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课程改革中,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越来越完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学习苏联,在探索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借鉴老解放区幼儿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幼儿教育。

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这段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全面学习苏联的模式。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教育部于1952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育纲要》,规定了学前教育课程包括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六科,并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养活动的具体科目以及各科目的教育纲要。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借鉴了苏联分科教育的经验,实行分科教学和分科课程模式。分科教学自从被引进到我国,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分科课程模式,已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格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遭遇了严重的挫折。1966年至1976年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受重创,教育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学前教育也是如此。学前课程处于无序状态,甚至原本的课程体系也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空白期。

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主要内容?

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的历史发展、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等。

其中,陈鹤琴学前教育课程思想是学前教育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学习和继承他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合理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