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幼儿园保教费收取标准?
北京公立幼儿园收费标准
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按照幼儿园等级分为示范园、一级园、二级园、三级园、四级园共五档
教育部门办园
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每月分别为1060元、850元、640元、450元、240元
非教育部门办园
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每月分别为1272元、1020元、768元、540元、288元
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自2020年秋季开学起执行。收费标准降低的,所有在园幼儿均按照降低后的标准执行;收费标准提高的,实行“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在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和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的基础上,对拟提高收费标准的公办幼儿园,教育、价格主管部门要指导其逐步调整,保持收费标准合理衔接。
普惠性项目是什么?
普惠性项目是指为弱势社群或广大民众提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或社会福利的项目,旨在促进社会公平和共享发展。这类项目通常由政府或社会组织发起,涵盖了教育、医疗、住房、基础设施等领域。普惠性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善社会的公共服务水平,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增强社会和谐稳定。
“普惠性”并不是严格的法律概念,主要指的是幼儿园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性质,主要特征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质量合格”,主要强调的还是“经济可承受”,区别于市场机构提供的基于供求关系、服务质量的“选择性”服务,旨在解决学前教育在地理和经济上的可及性问题。
确定普惠性民办园的收费价格,要在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正常增长以及办园成本、社会可承受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适时调整保教费标准,使学前教育成本得到合理分担,保证幼儿园得到合理补偿、机构安全平稳运行、保教质量稳步提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政府必须切实落实投入责任。
营利性民办园也可以是普惠性的
普惠性民办园和非营利性民办园在概念上不能简单等同。前面提到,普惠性民办园的“普惠性”指的是机构所提供服务的性质,这种服务强调的是收费价格的可承受,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幼儿家庭都能以承受得起的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得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弱势儿童”则在政府资助下获得服务,政府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提供这种服务的民办园进行“普惠性”认定并提供相应的扶持。它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作为政府调控、引导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管理手段。从理论上说,任何类型的民办园,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民办园都可以被政府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园。
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标准?
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前教育目标和任务:评估学前教育机构是否符合国家学前教育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包括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等。
2. 教育环境和设施:评估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环境和设施是否符合卫生安全、教育功能等要求,包括教室、操场、图书馆、实验室等。
3. 教师队伍和专业素质:评估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队伍是否具备相应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质,包括学历、资质证书、教学经验等。
4. 教育教学活动:评估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否符合教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包括教学方法、教材选择、课程设置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