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教育 如何具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呢(如何具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的例子)

如何具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呢(如何具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的例子)

学前教育 2024-10-01 02:25:47 406 教育网

《天道》、《天幕红尘》、《庄子》、《毛泽东选集》、《陈云文选》中有很多答案。我将提取一些答案。下面内容提到的方法都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实事求是,看清前方的路,少犯错误。

1、《天道》和《天幕红尘》的论述

如何具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呢(如何具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的例子)

《天道》作者豆豆用格律诗中的人物故事帮助我们理解道就是法则,强者就是依法行事,依法行事就是神。具体可以看我之前视频的解读和分析。

豆豆的第三步作品《天幕红尘》用更深刻的故事和哲学思考告诉我们如何启蒙自己,如何发现事物的规律,如何实事求是,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天幕红尘》的思想主题是“见路而不走路,其本质是实事求是,但实事求是太宽泛,听多了更难理解和操作。”见路而不走路,这里的路是指别人的经验和方法,见路而不走,是指别人走过的路,也就是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只能是可供借鉴和借鉴,不能教条式照搬,需要探索经验和方法背后的本质规律。

“这不只是教条,不只是经验。见道不见路,就见因果。见相不见相,就见如来。”这里的道、相都是现象和经验,而因果和如来则是其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本质和规律是我们不断探索、修行悟道的途径。

例如,我们听到有人吹嘘他用来交易股票并赚了数百万美元的方法。如果我们照搬他的炒股方法,很可能会血本无归。

中国人讲究“天时、地利、和”。实事求是,不走前面的路,就是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最适合我们的道路。

2、《庄子》的论述

《庄子-天运》据说船适合在水上行走,车适合在路上行走。鲁国实行周礼,犹如行舟在路上。这是徒劳无果的,与“模仿别人”一样可笑。庄子曰:六经,是先王之迹。怎能不是他们的踪迹?我们从别人身上看到的成功经验只是表面的经验,我们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经验背后的规律是根本性的。

3、陈云与毛泽东“三问三答”后的论述

延安时期,“窑洞对”是从陈云与毛泽东的“三问三答”开始的。我们来看看陈云是怎么说的:

“怎样才能少犯错误,或者不犯大错误呢?我在延安的时候,我以为以前犯的错误是因为经验不足。毛主席对我说,不是你有经验不多,但是你的思维方式不对。呵呵,要我学点哲学。过了一会儿,毛主席还是告诉我,犯错误是思维方法的问题。他用张国焘的经历来举例说明。毛主席第三次跟我讨论这个问题时,他还说,犯错误是思维方法的问题。

“后来,我从井冈山到延安,把毛主席写的所有著作都读了一遍,研究他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我又想,错误从何而来?我得出的结论是:“认识是有偏差的。一切错误的结果都是由于行动的错误造成的,而行动的错误又是由于认识的错误造成的。知识支配行动,行动是认识的结果。”

“人们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就仓促决定对策,主观性和客观性脱节。当然,我们过去之所以犯错误,并不是不了解实际情况。”我们对形势的认识是片面的,不是全面的,而是把局部的情况误认为是全面的。片面的情况不是真正的现实,也就是说,它不是全面的。”

“我当时的经历就是十五个字:不只高手,不只书本,只现实,交流,比较,重复。”

“光是上级,并不是说上级说的话就不能听;不读书,不是说不看文件、书本;务实,只是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现实一点,这才是最靠谱的。”

“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意见,比如看这个茶杯,你看这里有没有花,他看那里有没有花,各自看到一面,都是片面的。”如果他们互相交换意见,那么,我们就会对茶杯有一个全面、现实的认识。过去我们犯过很多错误,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问题的看法是片面的,把茶杯看成是茶杯的一部分。把片面的现实当作全面的现实。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时刻注意与他人交换意见,特别是听取消极的意见。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比较,就是上下比较、左右比较。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论持久战》就用了这个方法。他把敌我之间的强弱、大小、进步和倒退的矛盾,以及几个基本的矛盾结合起来。他对国家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驳斥了“抗战必亡”的亡国论和胜利后兴起的速胜论。在台儿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毛主席说,亡国论和速胜论看问题都是主观的、片面的,是的,抗战只能是一场持久战。历史证明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可见,一切正确的结论都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

“重复就是不要太仓促地决定一个问题,而是留出时间反复考虑。这也是毛主席的方法。当他决定一个问题时,他常常把它搁置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然后再三思考,多听听不同的意见,如果没有不同的意见,也应该假设相反的,吸收正确的,反驳错误的,让自己的观点更加完整。因为人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里所说的重复,并不是指反复无常、日复一日的变化。

“这十五个字,前九个是唯物主义,后六个是辩证法,总而言之,就是唯物辩证法。”

摘自《陈云传》和《陈云文选》。智序集ING8248次同意去咨询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